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学者发现核辐射
物质回流日本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11月13日版次:05
  一名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在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中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流至美国西海岸后,部分已随洋流回到日本东北部沿海,且扩散至北冰洋。
  据共同社9日报道,筑波大学客座教授青山道夫日前在福岛大学主办的一场国际研讨会上发表研究结果。依据他在北太平洋700多处地点采集的海水样本、模型计算结果以及其他数据,青山认为,核事故中泄漏的放射性物质铯137抵达美国西海岸后,部分北上,经太平洋最北部的白令海,在2018年至2019年流回日本东北部沿海。
  白令海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青山说,2017年,在白令海峡另一端的楚科奇海检出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铯137,“从动向判断,应该已经扩散至北部的北冰洋”。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发生后,包括为冷却受损核反应堆注入的水以及从周边渗入的地下水和雨水,核电站内已产生约125万吨核污染水,且仍在增加。日本政府称,今后无法存放更多核污染水。
  今年4月,日本政府不顾国内外质疑和反对,决定从2023年起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日方宣称,核污染水排放前经过净化处理,可大幅降低所含放射性物质水平。但海洋生态学专家和环保人士指出,这种做法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健康的潜在危害难以估量。
 点 评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指出,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关乎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绝不是日本一家的私事。日方应认真倾听周边邻国和国际社会关切,本着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负责的态度,撤销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错误决定。除非同利益攸关方和有关国际机构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否则日方不得擅自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