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5年后华东蟹料规模或达70万吨

第二届中国河蟹高端品牌论坛在江苏泰州举行,预判河蟹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11月30日版次:10

  论坛现场的“中华好蟹”直播吸引了众多关注。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马俊敏 见习记者陆珊珊)“目前华东河蟹饲料规模30万吨左右,随着各个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未来5年可能达到70万吨。”11月26-27日,2021中华好蟹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河蟹全产业链高端品牌论坛在江苏泰州举办,与会代表对中国河蟹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这样的预判。
  今年,河蟹产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业内初步预计超过50%,怎样提高产品价值,增加养殖收益,成为当前业内关注的焦点。
  围绕该话题,众多参会者提出,一方面,河蟹养殖方面亟待做出改变,“有蟹卖就赚钱”的年代已过去,未来要切实提高精品蟹的比例;另一方面,随着各项管理制度趋严,环保力度越来越大,冰鲜饵料要受到严格限制,养殖模式急需改变。由此可见,未来河蟹饲料,特别是高端定位的优质河蟹饲料将迎来利好。
  江苏红膏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愿斌提出,今年的经历已经证明,养殖户要提高盈利空间,老的养殖方式一定要改进,往早熟蟹、精品蟹、外贸蟹、大规格蟹的方向发展,这都离不开养殖模式和高品质饲料的配合,河蟹饲料时代正在来临。
  “目前饲料最大的对手是冰鲜鱼,谁能突破饲料替代冰鲜鱼,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海大集团研究院虾蟹料配方师李志华表示,近两三年,河蟹养殖量稳定在70万吨左右。未来河蟹行业将呈现三大趋势:其一,随着技术成熟,高品质蟹将成主流。其二,散户逐渐减少,大养殖户以及养殖公司会占据市场;其三,针对替代冰鲜技术会逐渐发展,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据介绍,当前,河蟹产业苗种、病害与养殖模式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在行业遭遇亏损之后,各种依靠低价倾销的养殖投入品更是大行其道,给蟹农带来更大隐患。可以说,河蟹产业已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苗种、饲料、动保、养殖模式、流通模式等全产业链都面临着升级,养优质蟹、精品蟹、加强品牌建设成为摆脱困境的出路。
  论坛当天,与会者们还对河蟹品牌建设作出了探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品牌意识增强,河蟹行业出现品牌大暴发的现象。但是到现在,品牌过于杂乱,缺少约束和公信力的情况较为突出,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甚至引发不少争议。众人一致认为,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兼顾各方利益、鼓励合理合法竞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的品牌引领模式。
  此次论坛,有来自江苏各地的从业者近400人出席,论坛还颁发了中国河蟹产业链领导品牌、精品蟹料领军企业、年度蟹料替代冰鲜先锋企业等奖项。
  论坛现场的“中华好蟹”直播吸引了众多关注。

下一篇:台湾鳗苗减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