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8版: 第二十届广东种业大会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地展20年连作而不衰,揭秘背后的技术支撑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12月07日
版次:
08
南方农村报记者 喻珺
地展是广东种业大会的核心。20年前,广东种业大会地展品种的第一颗种子在柯木塱生根发芽,20年克服连作障碍,直至今日这片土地仍然保持着强大生机,展示效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耕作过程中土壤是很重要的,因此改土是每年地展种植开始之前都要重点进行的工作。”地展技术团队负责人广州骄阳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强介绍,每年6月初,基地开始彻底清园,减少土壤中原有的病原菌;接下来浸水泡田(水旱轮作);8月份进行土壤三翻三晒,杀灭土壤下层的一些病菌;再投放有机肥与生物菌剂,改善土壤微环境,调节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除了改土之外,更重要的是地下线虫的防治。据赵强介绍,前期三翻三晒已经把土壤中的线虫基数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期再根据田间情况微量使用药剂,以减少线虫侵咬,避免其他病虫害“有机可乘”。“对土壤的改良、改善做到位了,病害就自然就减少了,加上营养物质的补充,植物抗风险能力增强,生长状态当然更好了。”
品类多、同一片土地多年重茬种植,管理上需要更加周到细致。“必须做好每一个细节。”赵强介绍,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每年组织技术团队,通过分析气候条件和田间病虫害爆发的情况,制定当年的植保方案,保障地展顺利进行。
“20年来,每块田每个小区有什么样的病害发生,我们的技术团队都会记录在案,避免种植易感病品种。”广州骄阳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凤如表示,通过绿色投入品的保障,结合机械化深松深翻整地、水肥高效利用、防虫网和银灰网围蔽、秸秆还田等基本绿色防控技术实施,精耕细作,才能实现作物连续20年健康生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机械也开始充当“管家”角色。
近年来,柯木塱引入了许多新兴的种植技术和绿色科学的管理方法,如水肥一体化、双色地膜覆盖、无人机统防统治、叶菜防虫网全覆盖和田间图像光谱分析等技术。“通过光谱分析,可以监控到每一个地块的湿度和养分情况,以便根据不同地块情况,针对性进行处理。”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植业技术与种业推广部部长罗学梅说。
赵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地展服务,使地展更趋向数字化系统管理平台方向发展,品种数字信息、农事操作记录、气候环境信息、恶劣条件应对措施等数据都将在大数据平台显示。
上一篇:
20年筑就具世界影响力的种业创新高地
中国农业绿色产业大会暨第二十届广东种业大会12月11日至13日在广州举行
下一篇:
8大展览展示
上一篇:
20年筑就具世界影响力的种业创新高地
中国农业绿色产业大会暨第二十届广东种业大会12月11日至13日在广州举行
下一篇:
8大展览展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