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4版: 专题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促生猪产业转型 保障广东“菜篮子”
韶关市生猪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12月11日
版次:
04
论坛上播放韶关生猪产业园宣传片。
群英荟萃,论道韶关。12月8日,韶关市生猪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韶关市武江区举办。本次论坛由韶关市畜禽屠宰行业协会指导,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大集团”)主办,以“乡村振兴之生猪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为韶关市生猪优势产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韶关生猪产业园”)营造发展氛围,助推韶关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粤北山水美,韶州生猪鲜。《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提到,推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稳步增加优质安全“菜篮子”产品供应量。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近年来,韶关市以建设生猪产业园为契机,依托实力雄厚、科研创新能力强的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打造生猪全产业链,有力地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为全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南方农村报记者 袁瀚 伍思懿 熊亚琴 程胜涛
产能提升 韶关助力全省生猪稳定供应
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猪肉历来是城乡居民重要的菜篮子产品。可以说,生猪产业发展关乎农民收益和群众生活。
广东去年起将生猪、家禽产业转型升级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将最低生猪产能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今年10月,广东省印发的《关于切实稳定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扶持政策的通知》提到,要以稳定的政策环境,提振生猪产业长远发展的信心,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与饲料处处长罗一心在论坛开幕式上说:“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以及各级部门和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广东乃至全国生猪复产成效明显。”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一组统计数据,表明生猪产能恢复和增长的态势:2020年,广东生猪期末存栏1767.3万头,同比增长32.5%,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生猪生产任务;今年第三季度末广东生猪、能繁母猪存栏分别为1958万头、199万头,同比增长26.1%、23.3%,前三季度全省生猪出栏2516万头,同比增长36.2%。这个数据高于农业农村部《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农牧发〔2021〕27号)下达的正常保有量(190万头)。
生猪价格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满足老百姓消费需求。据统计,受生猪产能较快恢复、进口冻肉供应增加影响,今年生猪出栏价持续下跌,三季度广东生猪出栏均价为16.05元/公斤,同比下跌58.0%,环比下跌28.3%。据生猪大县月度监测数据显示,生猪出栏价格从2月份最高的35.41元/公斤降至9月份的15.27元/公斤,降幅达56.9%。
素有“粤北粮仓”之称的韶关市,依托良好的农业资源禀赋,源源不断为保障广东“菜篮子”工程输送力量。韶关市委副秘书长、二级巡视员谢祥腾指出,韶关市紧贴大湾区庞大的消费市场,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生猪产业,2020年6月,韶关生猪产业园入选广东省第一批优势产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产业园规划范围涵盖翁源、仁化、乳源、浈江、武江、曲江等6个县(区)。
据统计,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末,韶关市生猪存栏177.8万头,1-9月出栏200.3万头,分别同比增长31.8%和50%。2021年1-9月韶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2.07亿元,其中生猪产值63.6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5.25%。“韶关是广东生猪养殖大市和调出大市,对全省生猪稳定供应发挥重要作用。”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三有如是评价。
科技助力 提升生猪养殖现代化水平
传统生猪养殖因病害多、粪污处理技术不过关等弊端,经不起市场和环保要求的考验。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近年来韶关市积极引入科技力量,推动传统养猪产能再造提升。
在生猪产业的养殖端,韶关学院英东生物与农业学院教授彭国良谈到,在原来传统猪舍里面没有自动喂料、自动清粪设备的情况下,一个饲养员主要工作是搞卫生、清粪,实际上管理猪场的时间仅5%;而自动化圈养和投喂设备的应用,极大提升劳动生产率,“是以前的10倍”。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海大集团益豚事业部首席兽医总监王星晨介绍,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增效,而增效的措施来自对技术力量的投入,提升平台化和数据化管理水平。“我们加大了对硬件和智能化设施的投入,每个场都安装了智能化系统,并且都有IT信息实时监控。”
科技助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在韶关生猪产业园内,猪舍实行集中管理、分区控制,配有各种智能化科技设备,达到自动喂料、自动投药、自动温控、自动刮粪、远程实时监控等,实现智慧养猪。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孙永明提到了农业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韶关目前有300多万头生猪,粪污能源潜力约为4亿立方米生物燃气,直接减排潜力150万吨。“一定要让养殖粪污资源发挥最大价值,遵循自然的方法,发展生态农业。”
值得一提的是,韶关市加强与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广东碳中和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对接,以能源化、肥料化为主要方向,提高畜禽粪污的利用价值,减少养殖企业的负担。据统计,2020年底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9%,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7%。
互利共赢 构建生猪现代化全产业链
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朱增勇在论坛上提到,生猪生产周期性较长,一旦投入生产难以中途退出;散养户规模不足,获取准确市场信息的渠道有限对市场的预判能力较弱,存在盲目扩张生产和恐慌性退出生产的情况。“另外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导致生猪的市场供求存在波动。”他补充道。
朱增勇坦言,2020年以后能繁母猪产能保持高速高产,“既有高质量发展,也有低质量扩张”。他认为,猪企抓住产业核心,有效研发投入,未来才能真正成为行业的龙头。同时,还应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企业和养殖户和谐发展。
韶关的做法正是如此。韶关市建设生猪优势产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有海大集团、温氏集团、双胞胎集团等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实施主体,着力打造融饲料、育种、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等环节于一体的生猪养殖产销全产业链。
“建设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资源集中发展、规模化发展。”谢祥腾认为,健康发展的产业,需要牵头实施主体带动参与企业,深度融入产业链建设,涵盖饲料加工、饲料生产、养殖育种、能繁母猪以及加工、冷链物配送等环节。“这要求企业良性参与,而不能形成恶性竞争。”
“针对养猪行业,我觉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海大集团益豚事业部粤北片区总经理王林生认为,企业之间可以广泛合作,覆盖种猪、猪苗、饲料、屠宰、运输等环节,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可以广泛交流。“韶关所有企业要团结一致,把整体生猪产业的大环境建设好。”。
把农民纳入现代产业体系,共享发展成果。王林生介绍,在韶关生猪产业园有一个折股量化的联农带农项目,即把省级财政资金1.5亿元的10%(1500万元)拿出来,每年按8%(120万元)的保底分红分给产业园项目所在地的原贫困村和原贫困户。除此之外,当地的建设项目投产以后,还会在当地所在村修建小型休闲公园等。
产业集群的形成,提升当地的就业水平,联农带农效果显著。据统计,在韶关,直接从事养猪业的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对比种植业、渔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更好。例如温氏股份于2005年7月进入韶关发展以来,直接吸纳当地就业1200多人,员工人均收入8万元/年;带动合作家庭农场,平均每户获利27万元/年;带动18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企业,直接就业1000人;带动饲料和生猪运输车辆超过1000辆,间接带动就业超过2000人。
群英论道
共探中国猪业未来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生猪产业进行部署,提到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我国生猪产业具有哪些潜力和短板?各方专家和企业代表等提出各自观点。
“要高质量发展,猪种是第一位的,种猪做好之后才可以高水平发展。”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胡启郁表示,目前企业用的猪种多来自国外,希望我国未来能够培育出比较高质量的中国种猪。对此,韶关市实施种业强市战略,健全产学研联合育种机制,推进瘦肉型猪本土化选育,逐步提高种猪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
“政府层面来说,有效供给是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韶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肖盛华表示,目前我国生猪产业存在生产成本水平高、疫病防控难度大、规模养殖与规模种植不匹配、相关产品在卫生标准上还存在较大隐患等短板。因此,肖盛华表示,除了产业园建设和带动就业,在生猪产业的环境整治、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问题上也同样需要重点思考。
规模和成本养猪业未来的竞争力。王林生认为,未来养猪业会朝着集聚化、智能化、产业链延伸三个方向发展。据介绍,当前已涉足智能化养猪的大企业不在少数,但总体来看离真正实现智能养猪仍有较大距离。“未来养猪这个行业的竞争力主要在于规模和成本,谁最终在消费端具有话语权,谁就拥有更强的溢价能力。”王林生说。
论坛上播放了韶关生猪产业园宣传片,该宣传片由专业摄制组历时一个多月,辗转田间地头、猪舍栏头、工地工棚摄制而成。通过现场拍摄、历史影像、亲历者口述、数据图表解读、采访村民代表等,展现韶关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保障供给的气魄和情怀,展现海大集团以生猪带动乡村振兴、龙头引领产业融合的行动和担当,展现产业园所辖12家企业整合资源、书写猪业历史的作为和使命。
韶关生猪产业园形象LOGO(标识)和品牌语也在论坛中正式发布。LOGO的整体造型为韶关的拼音首字母S和G的融合,加上一抹青绿,颇具科技感和未来感。LOGO的形态又似两手轻握,寓意着产业融合的合作模式和将不断壮大的发展前景。“粤北山水美,韶州生猪鲜”——LOGO的品牌语简单易懂,含义丰富且好记。品牌语蕴含了项目的关键元素,包括地理位置(粤北韶州)、项目主体(生猪养殖)、项目优势(生态美)、技术及产品特点(生猪鲜)等。
论坛上播放韶关生猪产业园宣传片。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