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1版: 要闻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到2025年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出台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12月16日
版次:
01
南方农村报记者 袁瀚
12月14日上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介绍《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内容。《规划》提到,“十三五”期间,广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突破性历史性成就。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将以实施乡村生态振兴为抓手,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污染治理,建设富有岭南风韵的精美农村。发布会上,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蒋宏奇表示,污染防治攻坚由“坚决”向“深入”发力,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以上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突破性历史性成就,茅洲河、练江、广佛跨界河流等重污染流域水质大幅改善,地级以上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发布会上,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水处处长李新科介绍,“十四五”时期,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重点推进城镇污染防治以及农业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和入河排污口整治,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
农村污水治理是广东实施“九大攻坚战”行动的其中一项,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工作。《规划》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选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处理技术工艺。坚持以用为主、建管并重,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体系,推进第三方运营,提升专业化程度。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以上。加强农村“厕所革命”与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推进农村改厕与管网设施有效衔接。强化农村水污染治理与监管,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加快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到2025年,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
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实现自然村全覆盖
《规划》要求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立覆盖城乡的环保基础设施体系。在垃圾处理清运方面,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到2022年,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实现自然村全覆盖。
除了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规划》要求推进生态种养。其中,以梅州、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潮州等市为重点,选择部分生猪调出大县开展种养业有机结合、循环发展试点,推进现代化美丽牧场创建。此外,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加快推进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任务改造。
《规划》提到提升农业污染防治水平。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推广节水、节料等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技术,到2025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基本实现全覆盖。推进养殖池塘生态化、标准化改造,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整治专项行动,严格控制河流湖库、港湾内投饵网箱养殖,建立现代渔业园区,扩大健康养殖规模。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规划》提到要增强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在农业领域,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生态绿色农产品、林下经济、药材种植、畜禽生态养殖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培育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企业,持续推进“三品一标”等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值得一体的是,《规划》提出探索创新“两山”转化特色模式。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生态产业化,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和发展能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加快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统筹谋划各类自然保护地在内的生态旅游资源,创新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以及户外运动、健康养生等幸福导向型产业,促进旅游、文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上一篇: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
下一篇:
上一篇: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