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90后“姐妹花”:想让更多人“藕”遇湛江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2月22日版次:03
  这个她来自浙江,是跨越千里的他乡客;那个她生在湛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这个她自称“浪漫派”,对新鲜事物充满热诚;那个她更乐意当“现实派”,喜欢打着算盘做会计。
  这个她是副董事长兼CEO;那个她是销售经理,也是CEO助理兼搭档。
  她们是江梦宇和李海玲,湛江市坡头区莲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对90后“姐妹花”。近年来,姐妹俩齐心协力将乾塘莲藕的品牌建设做得有声有色,也让更多人“藕”遇湛江。
□南方农村报记者 梁煜
  荷塘“藕”遇
姐妹花一见如故

  坡头区乾塘镇素有“万亩藕乡”之称,当地莲藕产业已有700多年的发展历史。
  李海玲的父母是乾塘镇南寨村当地的村民,祖祖辈辈以种植销售莲藕为主业。作为“莲藕的女儿”,李海玲一直想把自己所学带回家乡。
  从广东海洋大学毕业后,李海玲就回到南寨村,一边帮助家里和村民销售莲藕,一边负责合作社的财务工作,想着带领乡亲走向共同富裕。
  2019年,以乡土农业有限公司为牵头实施主体的湛江市坡头区莲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了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2020年,乾塘荷花世界的建设主体单位乡土农业有限公司,急需一位既能统筹管理,又具备农文旅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士,李海玲也因工作太多,无法面面俱到,需要一位有品牌建设经验的带头人和她分工合作。
  “和莲藕打上交道,可以说是机缘巧合。”江梦宇说。彼时的江梦宇在徐闻县角尾乡大陆南极村担任村庄建设工作指挥部负责人,“当时我其实已下定决心,离开公职岗位,去找农旅公司或者与我经历和专业相关的工作。我发了条朋友圈‘明志’,没想到被现在的董事长看到。”
  一开始,江梦宇只是打算来乾塘镇看一看,没想到这一看就决定留了下来。
  “刚见到梦宇时觉得她很高冷’,没想到是个十分有趣的人。”“海玲很热情活泼,来到公司后,她配合我完成的工作都十分顺利,跟她搭班是个享受的过程。”谈及在乾塘荷花世界相识、相知的回忆,江梦宇和李海玲都觉得,缘分竟是如此妙不可言。怀揣着对农业的憧憬和热爱,两人在乾塘镇南寨村不断深耕,像池塘里的荷花一般顽强生长。
品牌建设 乾塘藕声名鹊起
  乾塘莲藕肉质紧实、清香味美,是莲藕中的上品,但在湛江市场以外的珠三角等地知名度仍有待提高,乾塘的莲藕和藕制品价格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区间,产品价格瓶颈有待突破。
  在李海玲看来,“爱玩达人”江梦宇的到来,填补了乾塘莲藕品牌建设带头人的缺位。“一个产品能不能得到市场喜爱,在消费者不了解其产品品质的前提下,长得好不好看是重要因素之一。”江梦宇说,要想莲藕产业走上新台阶,打造品牌很重要。来到乾塘后,江梦宇便着手修改和升级乾塘莲藕加工产品的外包装。
  “在这次包装升级中,我们采用藕粉色作为莲藕粉丝外包装的主色调,以此凸显莲藕产品的特性。”江梦宇介绍,看到农民在地里劳作,她便有了设计灵感,用该画面作为产品包装的设计思路,新产品包装一经推出就收获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升级包装后,我们做了一次调研,许多消费者都认为,我们的产品在一众大红大绿的包装中清新脱俗,很容易脱颖而出,是一股清流。”江梦宇自豪地说到。
  “之前合作社和公司的许多事情都由我来具体执行,经常会忙不过来。梦宇来了以后,我跟她分工合作,各项工作推进更为顺利。”李海玲说。
  现在,江梦宇主要负责产业园的农文旅项目规划、品牌建设推广、科普研学项目研发和在前端对接各类资源的工作;李海玲则主理莲藕和藕制品的销售工作,配合江梦宇跟进相关工作,还负责组织农户进行生产技术培训和加工销售工作等。二人分工协作,将乾塘莲藕做得“有声有色”,名号越来越响。
  除了产品包装的升级,江梦宇还在一年一度的荷花文化旅游节上下足功夫。据介绍,荷花文化旅游节于每年盛夏举行,集赏荷花、品美食、体验农耕、书画比赛等多样活动为一体,每年吸引10多万人次游客到乾塘游玩、赏花、品美食。近两年,受疫情影响,荷花文化旅游节转到线上“盛放”,人气不减。
推广农技 助藕农丰产增收
  “从记事起,我就看着父母和村里其他乡亲们种莲藕,可是那时种植水平远没有现在好,病虫害也不时发生,很多时候还要靠天吃饭。”李海玲说。成立合作社和乡土农业以来,她积极对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龙头企业参加农技培训,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学成带回村里。
  借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东风,乡土农业和乾塘莲藕专业合作社依托长期扎根乾塘的优势,整合了周边村镇的土地资源,吸引带动乾塘70%以上农户参与莲藕产业,利用5G智慧农业系统,通过自动气象站、虫情测报系统等工程,提高莲藕产量。
  “我们还和广东海洋大学达成合作,邀请农业领域专家定期来公司作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我们的种植水平。”李海玲介绍。得益于产业园的建设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产业园莲藕亩产量从3000斤提高到4000斤左右,当地农户丰产又增收,对产业园建设的支持有增无减。
  据李海玲介绍,产业园建成营运后,可辐射带动全区发展莲藕种植5万亩以上,并推动莲藕产业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莲藕产量高,更要卖得好。产业园以做优一产、做精二产、做活三产为目标,推动乾塘莲藕产业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
  除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种植技术培训以外,产业园各主体还向农户无偿提供种苗、引入社会化服务等,提高莲藕产量;探索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建设藕和鱼、虾、蟹共养的混种混养生态基地等。
  江梦宇的到来,更是探索出为农户增收的新方式,引进大闸蟹的蟹苗放入藕田养殖,同时开展前期调研,了解消费者对大闸蟹的实际需求,为打造新品牌“乾塘荷花蟹”做好前期准备。
  此外,产业园与航天研究院开展育种合作,打造3400平方米的太空农博园,引进太空种子,配套异形瓜果采摘观赏区、太空农业科教影音区等,围绕科普研学,推进农科教大联合。
  2020年,江梦宇又开始尝试在休耕地种植格桑花、油菜花、百日草等观赏性植物,把产业园打造成夏赏荷、冬看花的网红打卡地。“我们计划结合产业园内其他的种植示范基地,将产业园建成农文旅科教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把乾塘的名声打响打亮。”江梦宇说。
  现阶段,产业园莲藕种植面积已超3万亩,产值超6.5亿元,带动种植户达到3000多户,直接受益人口2万多人。
  直播带货
农产品走得更远

  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江梦宇敏锐捕捉到其中的潜力,开始用短视频平台尝试打造个人IP,用视频方式展示在乡下的生活,同时也让其他地方的人看到乾塘。理清短视频创作思路后,江梦宇叫上了李海玲,两人一起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创建账号,发布搞怪短视频,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我之前以为她只是美丽的皮囊,没想到她还有个有趣的灵魂。”得知计划后,李海玲打趣道。
  江梦宇脑子活络、点子多、口条清晰,李海玲反应快、对数字敏感、对莲藕产品倒背如流,于是两人合计,在发布短视频的同时,利用直播帮助乾塘莲藕提高声量。二人在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开设直播账号,每周固定时间开播带货——互联网的社交方式算是让江梦宇和李海玲玩明白了。
  凭借一腔热情和外向的性格,两人一同行动,积极参与省内外多个展销会和博览会,参加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百家手信评选,让更多人知道乾塘莲藕品牌。各类展会和评选活动成为这对乾塘莲藕“姐妹花”的重要舞台,江梦宇负责品牌宣传,李海玲借助负责美食试吃和销售,通过各类路演,品牌推广越做越有声有色,让乾塘莲藕走到了更多人的餐桌上。
  不久前,两人所在的产业园获得了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推广服务驿站的资金支持。“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建成后,我们可以吸引更多村民参与到直播行业中来,推动当地农产品销售,解决农产品走出去的问题。”江梦宇告诉记者,除了直播带货以外,农技推广服务驿站还会加强与省、市、区农技推广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做好农业技术支撑和服务工作。
  乾塘荷花世界里的荷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