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猪场不要为了保温而忽略通风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2月22日版次:11

  警惕昼夜温差过大,猪场保暖工作需要更加谨慎、细心。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宗林 严秋璠

  2月21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低温蓝色预警,受持续阴雨雪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我国南方大部地区气温将显著偏低。冷空气来袭,畜牧业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春季也是很多病毒性传染病的高发期,猪场需要做好准备。
警惕温差剧烈变化
  “保温、保持舍内干燥、保证空气质量,是寒冷环境下猪场要做的关键工作。”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金龙告诉记者,东北地区常年温度较低,面对温度骤降,猪舍保温无疑是猪场工作的重点。同时,保持舍内干燥也非常重要,只有保温与保持干燥相互匹配时,才会让猪只的体表温感特别舒适。
  “大家都觉得东北冷,其实某种程度上广东比东北更冷。”李金龙向记者透露,东北地区的冬季是冷而不湿,而广东地区湿度高、导热快,加速了体表温度的流失。近日两广温度骤降,连日阴雨不停,猪只面对突然的降温,出现冷应激的几率较大,此类问题在猪场生产时需要格外注意。
  虽然将猪场保温措施落实到位非常重要,但南方地区许多猪场可能会在保温环节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硕腾中国技术服务经理苑麟勇向记者透露了他的担忧,现在广东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恐怕会有不少猪场老板“为了保温而忽略猪场通风问题”。
  “针对育肥猪而言,通风其实比保温更重要!针对产房还有保育舍,一定要通风为主,保温为辅。”苑麟勇表示,今年2月份气温较低时,广东地区就有部分猪场出现肉猪、育肥猪急性死亡的案例,经过调查后发现,正是通风环节处理不善导致。
  “非洲猪瘟爆发前广东地区基本都是开放式的育肥栏,现如今为了防非,多数已改造成全密闭负压通风。很多猪场老板缺乏猪场通风的经验,再加上猪舍内没有配置自动通风系统,就导致舍内通风量完全不够。”
  苑麟勇建议,5℃-6℃的环境对育肥猪而言,体感温度并不是特别低,需要担心的是昼夜温差过大。“将温度设定在恒定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温度剧烈变化,再保证通风量充足就基本可以了。”
谨防雨水成病毒窗口
  猪只收到寒冷刺激时,容易产生冷应激现象,不仅会影响采食量,还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成为了某些病毒突破的“窗口”。
  李金龙告诉记者,其实南方猪场普遍缺乏防寒抗冻的相关预案。当猪群整体出现抵抗力下降的问题时,就要增加生物安全意识,有意识地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出现,比如猪、人员、物资、车辆的流动,警惕病毒乘虚而入。
  苑麟勇同样向记者强调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他补充,当前生物安全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降温而是降雨潮湿。近期广东地区雨水不断,很多例行的生物安全工作,执行效果都因气候原因大打折扣,这个时期流行性腹泻、非洲猪瘟等疫病爆发的风险都大大提升。
  建议猪场在此时期加大对人、物资、车辆的消毒力度,确保消毒工作切实有效。有些猪场没有配置烘干房,就会存在较大的疫情传播风险,可以通过火枪烤干后再进行消毒,永远不要在车辆潮湿的条件下进行消毒工作,这样是没有意义的。翻看过去的历史,2018-2019年非瘟爆发时期,很多猪场中招的导火索,就是下雨天拉猪、卖猪,将病毒携带进场。
适当调整消毒方式
  低温环境下应该如何做好消毒工作?李金龙建议广大猪场,冬季消毒首先要挑选抗冻的消毒剂,如干粉消毒剂。他表示,北方冬季更偏重于干粉消毒剂,此类产品受冷冻刺激影响相对较少,同时干粉消毒剂不仅具备消毒的功效,还能发挥吸潮的作用,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但李金龙提醒广大养户,市面上干粉消毒剂的品类繁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挑选使用。
  比利时世德来中国区技术及商务拓展总监牛宇峰也坦言,低温环境下确实会影响消毒剂的效果,这不是针对某一种成分而言,而是所有的消毒剂成分都会受到低温和冰冻的影响。
  牛宇峰认为,当冬季温度较低时,可以通过提升消毒剂浓度以及延长接触时间,或者在消毒剂中添加防冻剂再延长接触时间提升消毒效率。总得来说,判断冬季消毒方案是否合理,需要从温度、清洁程度、接触时间、活性成分、广谱数据考察五大方面分析。
  据中央气象台预告,2月下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前期明显减弱,但前期南方地区仍有阴雨天气。即使升温即将到来,猪场仍旧不可掉以轻心。正如李金龙老师所说,警惕昼夜温差过大,猪场保暖工作需要更加谨慎、细心。
  警惕昼夜温差过大,猪场保暖工作需要更加谨慎、细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