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偷拍黑产”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3月10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2021年11月以来,针对偷拍偷窥事件频发,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情况,公安部网安局部署开展依法严厉打击偷拍偷窥黑色产业链条行动。(3月7日新华社)
  @静子:纵观偷拍黑产,丰厚的利润是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的原动力。交200元可进入录播群、观看指定地点的视频交200元至500元不等、购买100台摄像头的账号需支付420元……林林总总的名目昭示着不法者的利欲熏心。就摄像头偷拍黑产而言,视听资源具有持续生成、循环利用的显著特点,从而增加了其潜在回报率。偷拍者、卖家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之一正在于此。要看到,交易双方的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完整交易闭环,若没有所谓“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偷拍黑色产业链恐难以演变成疯狂之势,跃跃欲试的好奇心、偷偷摸摸的刺激感难辞其咎。
  为人民群众的隐私保护与生活尊严计,摄像头偷拍黑色产业链必须被斩断!从生产端看,摄像头生产企业要进一步强化信息保护意识,着力提升产品性能,以扎实的举措推进数据安全防护责任的落实。从销售端看,电商平台要通过关键信息筛查等方式加强监测,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对平台上的假冒伪劣摄像头及时做封禁、下架处理。店家更应谨记诚信经营的“黄金口诀”,切莫因一时贪念触碰法律底线。此外,有关部门的强监管与严执法也需及时到位,依法让铤而走险的偷拍者付出应有代价。
  @谢鸿飞:偷拍、传播、叫卖视频的行为违反了民法典的诸多规定,这些行为侵害了受害人的肖像权或隐私权,甚至可能侵害名誉权,构成民法典第1165条的过错侵权行为,行为人应依照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人格权编的规定进行赔偿;其次这种行为也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行为人可能承担拘役、罚款等行政责任;最后,侵害受害人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能触犯刑法第253条规定,判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金。而如果偷拍的内容涉及性行为,并予以传播或者出售,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或者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为根本遏制这种严重侵害人身权利的行为,对行为人实施惩罚性赔偿是有必要的。但因为惩罚性赔偿必须由法律规定,而民法典并未规定对此类行为可以采用惩罚性赔偿,因此强化其公法责任十分必要。
  @刘俊海:从侵权责任的角度来说,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了侵权行为人对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偷拍、叫卖视频若给受害人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受害人还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实践中,这种侵权行为发生后,受害人往往难以维权。一方面是难以查知行为人的真实身份,另一方面是维权成本过高。
  对这种偷拍行为要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不让侵权人从中不法牟利。对于偷拍、传播、售卖视频等人从事不法行为赚取的不义之财,要全额赔偿给受害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