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水产轻骑兵调研 肇庆清远牛蛙养殖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3月10日版次:10
  3月2-4日,广东水产轻骑兵走进肇庆、清远等地牛蛙养殖场,为进一步掌握广东牛蛙养殖产业转移变化情况,加快牛蛙生态养殖转型走访调研。
  调研发现,广东省牛蛙养殖正从粤东沿海地区逐步向粤北、粤东等边远山区转移。轻骑兵在清远英德、阳山和肇庆德庆等山区走访了解到,两年来,不少粤东沿海地区的牛蛙养殖场陆续转移到山区县市。据英德水产畜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仅仅在英德山区,大大小小的牛蛙养殖场就超过了120家,养殖面积超过了1000亩。
  在肇庆市德庆县播植镇,轻骑兵一行去到了一家刚从汕头地区转移过来的牛蛙养殖场。据养殖场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投资建设以来,50多亩的养殖基地已经投入了近500万元。去年开始进行第一批养殖,目前由于行情不好,暂时还没有上市。
  企业养殖尾水处理情况是轻骑兵此行的调研重点。与之前只注重养殖利润有所进步的是,在环保红线面前,转移到山区的养殖场开始注重养殖过程中水体污染和尾水处理问题,并在当地农业农村局和农技推广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改进。
  在英德华俊牛蛙养殖场,刚建成的污水处理设备格外醒目。据养殖场负责人介绍,这里近10亩的基地划分为成蛙养殖区和孵化区,使用的是循环水养殖,尾水外排之前都需要经过污水处理。轻骑兵专家们详细了解养殖场的安全用药和污水处理情况,对养殖场污水处理设施和牛蛙饲料营养健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在清远阳山县,轻骑兵走访了当地最大规模的牛蛙工厂化养殖企业——中洋渔业(清远)基地。据基地负责人介绍,阳山基地有近1000亩,主要养殖牛蛙和斑点叉尾鮰等水产品种。自2019年当地开展牛蛙养殖整治以来,企业根据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污水问题进行整改,投入资金建立和完善了一套三级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对养殖尾水进行多层净化。
  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张家松表示,水体污染和药物残留是牛蛙养殖的痛点,行业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去积极改善,推动牛蛙健康养殖。中洋是目前所看到的在水环境养护尤其是对养殖尾水处理方面做得不错的规模企业,在推进牛蛙健康养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本次调研团队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专家组成。调研得到了清远、肇庆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主管部门与省农技推广中心水产轻骑兵小分队深入牛蛙养殖一线,倾听养殖户心声,为牛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摸底调查,把脉问诊,受到了养殖户的欢迎和认可。
□曾凡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