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9版: 农化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4000元/吨!农民买贵厂家卖亏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4月19日
版次:
09
磷肥行业国内以保供稳价为主,盈利则以出口为主。
当前正值春耕用肥时节,笔者调研磷肥生产企业、深入田间地头采访发现,今春化肥价格居高不下,部分经销商、种植户喊贵,部分生产商又喊亏。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磷肥涨价源于国际市场磷铵产品涨价,硫磺这一占磷肥成本近半的主原料,价格成倍上涨。国际形势等多因素拉涨了企业生产成本,引发“连锁反应”。部分企业和受访人士呼吁多措并举保供稳价。
肥价上涨
农户减少用量降成本
“今年各种化肥价格都高,农户购肥积极性不如往年。”贵州凯里市金秋农资有限责任公司是当地最大的一家化肥经销商,副总经理吴学军说,目前通用性高浓度复合肥(磷复肥)价格达到3800元-4000元/吨,较去年同期涨了1000元/吨以上。“农户运回家,每吨还要再加100多元的运费。”
“冬储春销以来,化肥价格出厂价就一直维持高位,春耕开始前,我们的库存都是淡储时存下的,春耕后再随用随购。”吴学军补充道。
受化肥涨价影响,部分地区出现种植户减少用肥的状况。连片700亩的良田坝位于贵州省都匀市墨冲镇,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基地。墨冲镇镇长黄道荣介绍,磷复肥实际购买价格达到4320元/吨,较去年同期涨了近80%。“一亩地以前用2包肥(每包80斤),今年每亩地只用1包半。”
“到了化肥销售终端的田间地头,农户认为肥料少用一点,成本支出就少一点。”贵州磷化集团瓮福农资公司市场部经理曹辉说。
受访人士谈到,由于化肥价格高,市场态度谨慎,观望情绪浓厚。部分下游经销商担心后期降价,不愿大量接单,终端购销活动进展缓慢;还有部分区域受疫情影响,春耕用肥运输受阻,化肥难以送到田间地头。
“往年同期,很多买家提前签订两三个月的订单甚至更长时间,工厂有充裕时间备货。而今年最长的也就签一个月的。”贵州磷化集团生产经营部经理张永松说,从市场销售情况看,供应已较同期增加,但下游市场接货不畅,导致工厂库存高位。
产能过剩
企业出口保市场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易宣刚表示,生产化肥需要硫磺、煤炭、硫酸、天然气等原料。2021年以来,受大宗商品涨价潮等因素影响,煤炭、天然气的价格涨幅均超过100%。
“硫酸从去年的110美元/吨涨到今年的350美元/吨,涨幅超过200%。”易宣刚说,“化肥生产企业的运输、人工等成本都在涨。”
据了解,当前我国化肥呈现钾肥紧缺、磷肥产能相对过剩,复合肥严重过剩的状态。其中磷复肥主要通过“国内农业直接施用、国内工业原料(含复合肥加工)、出口”三种途径消费。
从2021年磷肥产量上看,我国磷肥产能达到4833万吨,实际产量为2597万吨,其中出口量1005万吨,国内消化1592万吨,还有2236万吨富余产能。
过去10年,中国磷肥行业长期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绝大部分磷肥企业资产负债率均超过80%。疫情暴发后,磷肥行业呈现“国内以保供稳价为主,盈利则以出口为主”态势。
据了解,中国磷肥企业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较高,其中磷酸二铵出口约占产量的40%。
受访人士认为,如果富余的产量无法正常出口,一方面,淡旺季持续生产较难组织,企业生产、物流、仓储均难以平衡调度。另一方面,国内无法完全消化企业产量,企业库存持续上涨,面临胀库停车风险。
“就磷肥产业来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并不会对国内供给产生影响,国内的产能能够满足并保障供应,且产能是严重过剩的。”蒋华说。
产品积压
价格波动风险加大
“目前磷复肥价格是基于成本的价格高位,并非炒作。粮食主产区只有一个多月的用肥时间,农时不等人。”受访人士呼吁,舆论、政策应做出合理引导,多举措打通农资产品物流绿色通道,确保春耕农资运输畅通。
成本高企是磷复肥企业的“苦恼之一”。目前磷复肥主要生产原材料保供及成本控制压力较大,企业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进口硫磺和国产硫磺的价格和供应,保障企业生产用煤供应及合理价格,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受访对象认为,一定的出口量是磷肥保供稳价的基础。行业人士研判认为,春销结束后,大量磷复肥积压恐致价格大幅波动。由于基础肥体量过大,要在短期急剧压缩产能降负荷并不现实,需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互补,来保障企业正常生产。
当前,由于内外贸价差太大,受访企业呼吁相关部门在有序管控的情况下,对于在国内保供稳价有积极贡献的企业,在出口政策上给予支持,让企业缓解生产成本压力。 □李黔渝
磷肥行业国内以保供稳价为主,盈利则以出口为主。
上一篇:
下一篇:
氮肥巨头遭运输限制 国际肥荒加剧
上一篇:
下一篇:
氮肥巨头遭运输限制 国际肥荒加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