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畜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三大指标上涨 逆转时刻来了?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4月19日
版次:
11
涨,涨,涨!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近期的养猪行情,一个涨字已经不够。因为除了猪价在涨,与猪价密切相关的多个指标也在同步大涨。
首先是猪价,根据新牧网猪价指数,全国均价从4月12日开始已经迎来六连涨。
然后是股价,截至18日收盘,猪肉股全线飘红,其中东瑞涨停,温氏、牧原等涨幅超4%。
此外在更反映长期趋势的生猪期货上,18日生猪期货主力2205合约大涨5.51%,收盘价涨到13400元/吨。生猪期货2209合约更是大涨7.34%,价格达17910元/吨,折合现货价格为8.95元/斤。
除了三个大涨,另一个重要指标虽然跌了,却更是利好。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介绍,一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4185万头。而此前农业农村部曾公布2月末能繁母猪存栏为4268万头。一个月就下降了83万头母猪。
众多利好指标下,猪价终于要开始反转了吗?对于猪价的判断,说简单也简单,无非就是对供求两方面的分析。说复杂恰恰复杂在,影响供求的因素太多了。
首先是供应端,现在的生猪存栏未必已经少到让猪价大涨的地步。以国家刚公布的数据为例,生猪存栏对比去年同期仍多了1.6%。能繁母猪存栏也仍然高于正常保有量。
更重要的是,生猪供应是一个动态的指标。近期许多不同地区的养殖户都反映自己周围的生猪明显减少,但猪价却迟迟不见明显回升。因为谁也摸不准集团猪企究竟有多少猪。
而且本轮去产能过程中,集团猪企虽然淘汰了大量低效母猪,但后备母猪却普遍得到了保存。一旦猪价回升,集团猪企的后备母猪可以迅速转化为产能。
还有需求端,中国人的猪肉消费量在非瘟爆发时和产能一起降下来,却再也没有和产能一起恢复。如今很多养猪人都诉苦养猪成本大幅上升,猪价理应涨一点。却忽视了一旦猪价传导到消费端的肉价,肉价如果真的同步上涨,消费量必然再次明显下滑,需求下降必将反过来压低猪价。
在这条需求的传导链中,屠宰企业一直具有关键的话语权。而近年来,养殖巨头也越来越重视对屠宰端的延伸。政策大趋势的变化也越发明显,海南、福建、广东等省都先后实施了禁调令。将来跨省之间的生猪流通,事实上剩下两种渠道,一是调猪变调肉,二是少数符合点对点资格的猪场继续运猪。可以发现,不管是拥有屠宰场,还是拥有点对点资格,这明显都是巨头的专利。这意味着巨头对于本地猪价,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由此可见,不管在供应还是需求端,决定猪价的逻辑可能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普通的养猪人,面对眼前的利好,究竟要跟风还是审慎?过往的经验可能不再适用。 □吴昊晖
上一篇:
湖南新五丰拟收购天心种业
下一篇:
上一篇:
湖南新五丰拟收购天心种业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