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政府发好力 市场更给力

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荐读《市场力》: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6月02日版次:03

  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肇始于2019年的徐闻县,是为了解决此前当地菠萝的滞销问题,当地政府所采取的一套组合拳。如今,徐闻菠萝已成为“网红果”。

  近日,《市场力——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简称《市场力》)公开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广东先行先试探索以抓市场破解农产品卖难的实践记录。《市场力》通过翔实的案例说明“12221”如何通过“小切口”实现农业产业大变化,从而推动广东数量到广东质量、广东产品到广东品牌的转变,探索出“地方能执行、全省能推广、全国能借鉴”的成功模式。为更加深入、客观、全面地探讨《市场力》这本书,即日起,南方农村报推出系列荐读,敬请垂注。
  本期荐读人为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他认为《市场力》聚焦于地方政府如何发力,提供服务,搭建平台,让各类市场主体在这个平台上更好地发挥出市场力。政府发的力,是对市场力的引导力和助推力。
  政府不是代替市场
是补充和完善市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靠市场作用配置资源,就是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这靠的是市场价格机制和利益机制。你生产和经销的东西,受到消费者欢迎,你就能够赚钱;否则,就会亏本。
  不过,市场作用,也有局限性,这就需要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的作用,不是代替市场作用,而是补充和完善市场作用,解决靠市场作用解决不了或者解决不好的事情。政府的作用,一是规范市场,例如,禁止毒品、假冒伪劣产品、欺行霸市等;二是强化市场作用,为市场作用的更好发挥,提供各种服务和支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其关键原因就是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都发挥得好。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和市场的作用,我们今天可能还吃不饱;如果没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各级政府的积极作用,而仅仅靠市场作用,我们也不可能吃得这么好(大量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就是例证)。
  4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重点是给农民放权,是引进市场机制。那时,地方政府最需要的是市场化改革的意识和勇气,只要敢“放”就行了。而40多年后的今天,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时,主要已经不是“放”的事了,而是“管”和“服”。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的强烈责任感,并根据具体情况,围绕着“种得好、卖得好”这两大目标,找准关键发力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市场更好发挥作用;通过政府发好力,让市场更给力。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在农业市场化改革方面也走在前面,不仅市场观念和意识很强,并且在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广东省近年来的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就是成效较为显著的经验之一。
  本书从实践案例、深度报道、理论探索等方面,对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做了全面具体的介绍和分析。书名为《市场力》,书中的内容,则是聚焦于地方政府如何发力,提供服务,搭建平台,让各类市场主体,在这个平台上,更好地发挥出了市场力。政府发的力,是对市场力的引导力和助推力。
好产品不能卖出好价钱
农民没有种好的积极性

  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肇始于2019年的徐闻县,是为了解决此前当地菠萝的滞销问题,当地政府所采取的一套组合拳。这套组合拳体系,顺应了菠萝市场的一般规律,强化了当地菠萝销售的薄弱环节,完善了徐闻县的菠萝市场销售体系。
  一种产品的市场销售体系,最基本、最根本的组成部分是信息流和物流。信息流就是要向消费者和收购商提供信息,让他们知道,现在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哪里可以买得到,价格是多少等。在传统的物流模式下,对于菠萝这样的水果,消费者只能从附近的果蔬超市中见到,并决定买不买。而如何把菠萝从产地弄到超市中,就是中间商的事:中间商到产地去收购,然后运送到消费地,转卖给零售商。即便是大型连锁超市,也有内部的收购与零售的分工部门。而这些收购商,迫切需要菠萝的市场信息大数据。
  徐闻县菠萝种植面积全国最大,有35万亩。只是,这35万亩中,绝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经营:全县种植菠萝的农民数量高达5万人,平均每户的规模只有7亩。这些数量众多的小农户,也需要了解市场行情,需要了解菠萝市场大数据,来指导生产和销售。这样的大数据,公共产品的属性很强,单纯的靠市场机制构建,会很复杂,并且效率低。于是,产生了“12221”中的第一个“1”。徐闻县政府搭建平台,建立了菠萝市场大数据中心,为各市场交易主体,提供了一个公正可靠的信息流基础。
  在这个信息流的基础上,需要让更多的消费地采购商到徐闻来。来得采购商越多,意味着需求越多,意味着采购商之间的竞争程度越高,农民就越能够得到较高的公平价格。而大的采购商,无法从小规模农户那里直接采购,于是,就需要有当地的经纪人,熟悉当地的情况,从农民的地里收购菠萝,按照一定的规格要求,达到一定的规模数量,提供给采购商。当地经纪人作用的本质,是在农民和收购商之间,实现了小生产供给和大市场需求的对接。这是市场作用的范畴,而徐闻县政府在建立采购商网络体系和培训当地采购商助理(经纪人)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促进支持作用。这就构成了“12221”中的第一个“2”。
  第二个“2”即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与第三个“2”即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2”场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我认为,前者是在两区(销区和产区)为具体的市场交易活动提供便利支持;而后者,则主要是在两地(本地和外地)做品牌宣传活动,打造徐闻菠萝的区域公用品牌。这两个领域的工作,都是在促进特色产业振兴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并且应该发挥更好作用的范畴。尤其是区域品牌的打造,具有持续性的广泛的市场影响力。
  最后的一个“1”,是包括品种改良、农民增收等一揽子目标。我觉得,前面的一个“1”和三个“2”,着重的是卖得好。而最后的这个“1”,内含了种得好的要义。种得好,就是质量要好,产量要高,成本要低。这既是农民的要求,也是消费者的要求。农民要求的是增收,消费者的要求是品质好,价格也公道,别太高。
  种得好和卖得好,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好产品不能卖出好价钱,农民就没有种好的积极性;反之,如果不能种得好,质量一般,那也不可能卖出好价钱——质量一般还能够卖出好价钱,那就是糊弄消费者,最多是一锤子买卖。
  徐闻县政府部门在帮助农民种得好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短期看,是推行菠萝标准化种植;从长期看,是不断进行品种改良,推动优良新品种的示范扩种,以及推动菠萝生产的机械化和智能化。
  一揽子目标,也包括了电商、分拣、仓储、保鲜、冷链和物流等全产业链的建设。地方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引导指导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建设等,都极大地提升了徐闻菠萝全产业的竞争力。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相当显著。证据就是,迄今为止的四年中,徐闻菠萝实现了连年的增产增收。而徐闻“菠萝的海”的响亮名声,已经远播开来。
  《市场力》一书,从不同的角度,对“12221”市场体系在徐闻菠萝的产生和实践效果,做了具体细致深入的观察记录和评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成功案例。在此基础上,又对广东省相关市县的荔枝、柑橘、柚子等水果,以及鲍鱼、狮头鹅等产品的“12221”市场体系实践进行了介绍分析。尽管在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的具体做法方面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精神是相通的,这就是,在构建起高效率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发挥出至关重要的引领力和助推力。“12221”的核心精神,不仅在广东省各地适用,也对其他省份具有重要参考借鉴意义。
语言生动材料鲜活
是参与者干出来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有关著述很多,包括以产业兴旺、产业振兴为主题的。《市场力》一书在众书中特色鲜明,除了其所围绕的主题内容“12221”特征突出之外,也还在于其叙事形式上的特色:聚焦主题,作者众多,角度各异,语言也通俗生动,可读性强。
  本书的作者,可以概括为三大类:“12221”体系中的各类参与者,众多媒体人,以及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这样的一个作者群,必然提供了各异的叙事角度,但都相当具体,尽管理论体系不是那么明晰,但材料却都是生动鲜活的。在其他地方常见的套话空论,本书中绝少。
  在某种意义上,本书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众多的“12221”参与者干出来的,有洞见的媒体人观察记录下来的。
  我近年来参与广东农业农村调研活动较多,对这些年来广东农业农村发展的显著成绩印象深刻。广东省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以政府的作用力,补市场力,助市场力,融市场力,成效显著。对广东省在“一县一品”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探索,我一直很感兴趣,很关注。
  因此,我很高兴,能够对《市场力》一书先睹为快。以上这些话,算是我的读后感。
□文/柯炳生 图/林鹏
  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肇始于2019年的徐闻县,是为了解决此前当地菠萝的滞销问题,当地政府所采取的一套组合拳。如今,徐闻菠萝已成为“网红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