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2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粤北采茶戏:客家人的“三脚班”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6月23日
版次:
12
三角成剧,小丑当家。
在客家人的记忆里,少不了观看采茶剧的经历。那有本土特色的剧情、诙谐有趣的唱词,抑扬顿挫的唱腔,常常把观众逗得捧腹大笑。
粤北采茶戏又称唱花灯、唱花鼓、采茶、大茶戏、采茶戏,是在群众欢度节庆时的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民间小戏剧种。其流行于粤北地区和粤东地区,原有南雄灯子、韶南大茶和连阳调子三种派别,都用粤北客家方言演唱,1950年后逐渐交融,1959年统称为粤北采茶戏。
采茶戏是全国唯一以茶文化发展而成的独立剧种。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粤北和粤东北流行唱采茶,府县志书及文人著作多有“唱采茶歌”“歌十二月采茶”“采茶歌尤妙丽”等记述。农村艺人组织调子班、灯班、大茶班,划地作场,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登场表演,边唱民间小调边持扇子或彩巾起舞,俗称唱花灯、唱花鼓。后来艺人运用花灯歌舞的曲调去演唱劳动生产、爱情婚姻的故事,如《装雕》《夫妻采茶》等,在表演上形成以扇花、矮步、吊马为主要特征的程式动作,人们称之为“三脚班”“采茶戏”。
清嘉庆、道光年间,采茶歌和采茶戏流行愈烈,屡遭官绅查禁。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兴宁县知县立碑“禁歌舞采茶”,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海丰、陆丰两县的边界立起“禁乡村不许演唱采茶戏”的石碑。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刻福建《永定县志》载:“永邑界邻广东之嘉庆、大埔,彼处有采茶戏,男扮女装,三五成群,唱土腔和胡弦,流入于乡村街市,就地明灯,彻夜奏技。”后来官绅“立约趁逐”“严行禁止”。江西萍乡人黄启衔也在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刻的《近事录真》中写道:“采茶戏,亦名三脚班,相传来自粤东。”根据调查,清朝已有连县的何家子弟堂调子班,南雄县的里溪灯班,曲江县的老乐群英、乐群英大茶班。
清末民初,粤北采茶戏逐渐由农村走向市镇,甚至走出广东省演出,通过与江西、湖南等地区剧种的交流,粤北采茶戏的音乐和表演得到丰富,在原来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陆续编演了《壶瓶记》《九莲宝灯》《八宝山》等人物情节比较复杂的古装戏。表演艺术方面,由最早源于花灯歌舞的二旦一丑,逐渐发展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其中丑角是构成“三角成剧,小丑当家”的独特表演形式,形成剧种喜剧特色和谐趣风格的关键行当。粤北采茶戏在花灯歌舞的身段、台步、套路的基础上,或从生活中提炼,或模似飞禽走兽形态,或借鉴民间武术,或向大剧种学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表演程式,主要有矮子步、扇子花、耍彩巾、单袖筒等。有采茶调(含灯调)、彩调、路调(含湖南花鼓调)、杂调(含小调、山歌)等四类唱腔曲调,以采茶调为主曲调,其以定弦的不同而区分为北、南两路;彩调用于表现送礼、奉茶、踩台;路调用于走路或对唱;杂调用于穿插小唱。在唱腔结构上,粤北采茶戏基本属曲牌联缀体,后加入板式变化,产生散板、中板、快板等。
粤北采茶戏最兴旺时有专业戏班三十多个,职业艺人二百多人,其中刘吉增、沈松、潘金凤、刘荣华、钟南石、唐任喜、谢启池等享有声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文化部门于1957年组建粤北民间艺术团,1959年改名为粤北采茶剧团,与此同时,曲江、翁源、南雄、连县、和平等县也建立了专业采茶剧团。这些采茶剧团对粤北采茶戏这一传统艺术进行了收集整理,共整理出传统剧目两百多个,音乐曲调两百多首。
20世纪50至60年代,粤北采茶戏的演出剧目愈加丰富,其中一部分是经过整理改编、具有剧种特色的传统剧目,如《补皮鞋》《装画眉》《王三打鸟》《睄妹子》《钓蛤》《借亲配》等;另一部分是为了扩展剧种的艺术表现力而移植改编的剧目,如《牛郎织女》《刘三姐》《红叶题诗》等;还有一部分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如《刘介梅》《马脑山》《血榜恨》等。通过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对传统艺术进行了认真的继承革新,广泛借鉴其他戏曲剧种和话剧的长处,粤北采茶戏艺术获得了全面的提高。
1980年代之后,出现了一批新的剧目,如《女儿上大学》《称心花》《阿三戏公爷》《人生路》《青峰山传奇》等,既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又在广东省的多项评奖中屡屡获奖。舞台上也涌现出燕城、陈联凤、蓝兴朗等一批中青年演员。
2011年,粤北采茶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9年,韶关市粤北采茶戏剧院获得“采茶戏(粤北采茶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何浓
三角成剧,小丑当家。
上一篇:
下一篇:
古代孩子每天学习多长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
古代孩子每天学习多长时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