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误食被污染荔枝菌 一家老小中毒住院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7月05日版次:12
  每年6到8月份,广东人爱吃的山鲜野味各种菌类上市,让不少“吃货”垂涎三尺,但贪嘴中毒者也大有人在。据悉,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近期的3天时间共抢救11名蘑菇中毒患者,年纪大的有80岁老人,最小只有4岁。专家提醒,食用菌需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食用后若有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切勿拖延。
一顿蘑菇“放倒”全家
  “去年都是那个地方摘得荔枝菌,没想到今年再摘来吃就出事了。”家住在广州从化太平镇的钟先生说,经过高温多雨,骤出太阳骤降大雨的情形,荔枝菌会迅速生长。当天他还特意起了个大早,到“故地”寻找美味。没想到中午时分,当全家人享用后,陆续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好在钟先生感觉不对马上打120,经过催吐、补液、严密观察等一系列处理,没有酿成悲剧。
  南医五院预防保健科李翠珍主任说,根据钟先生一家的情况判断,他们误食的毒蘑菇可能为广东常见中毒菌属铅绿褶菇,以胃肠炎型症状为主。明明是吃荔枝菌,怎么会铅绿褶菇中毒?李翠珍说:“荔枝菌也不能确保安全,如果周围有毒蘑菇,有毒的菌落被风或者其他因素四处飘散,混杂在扎根生长食用菌堆,被污染的食用菌就有毒性。”
  多年预防误食毒蘑菇工作经验的李翠珍与毒蘑菇和中毒患者打了不少交道。她介绍说,广东省的毒蘑菇种类约有112种,中毒种类较多的有鹅膏菌、红菇、牛肝菌、丝盖伞、花褶伞等类群。其中最常见的毒蘑菇是铅绿褶菇,广东省特有的剧毒蘑菇是白毒伞。“白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的食用蘑菇较为相似,极易引起误食,它喜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一般与树根相连,在广州地区从化、白云山、华南植物园等山地均有分布。白毒伞中毒者死亡率高达90%以上,极其危险。”
怀疑中毒尽快就医
  毒蘑菇中毒有什么感觉和症状?李翠珍介绍,不同的毒蘑菇,因所含毒素不同,会有不同的中毒表现。比如有些中毒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有些表现为流口水、大汗、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有些表现为溶血、急性肾脏损害;还有些刚开始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之后出现假象好转,若诊疗不及时,最后会出现肝、脑、心、肾等多器官损害并伴有烦躁不安嗜睡等精神状态,甚至死亡。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对于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一旦出现使用野生菌中毒的情况,都应尽快就医,切忌延误治疗时机。“在误食毒蘑菇后要立即呼叫救护车救援,并马上催吐。”李翠珍说,“可先让误食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不是所有中毒患者都适合催吐,李翠珍强调,已中毒昏迷者不宜进行催吐,应加盖毛毯保温并立刻送医院。条件允许的话,可保留中毒人员使用的野生菌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钟哲 江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