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0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饲料养鳜比活饵投喂省50%成本
首批2.7万尾饲料鳜鱼苗“广清1号”落户广州南沙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7月21日
版次:
10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玲
“饲料鳜能节省50%成本,这对鳜鱼养殖产业来说是一个突破性的转折。”7月18日,“饲料鳜健康养殖示范项目”鱼苗投放仪式在广州南沙举行,首批2.7万尾饲料鳜鱼苗“广清1号”落户于此。
据悉,该项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佛山市南海区杰大饲料有限公司(简称“杰大”)、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罗非鱼良种场三家单位组织具体实施。据了解,试验基地利用12口塘,总面积47亩左右,设计4个投放密度,预计投苗约16万尾。首批鱼苗平均规格为60尾/斤,按照2000尾/亩、3000尾/亩、4000尾/亩3个不同密度投放于3个试验塘,头批鱼或在12月初开始上市。该项目为推广打造规模化养殖样本,促进鳜鱼产业绿色健康养殖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饲料鳜”养殖优势明显
鳜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经济价值高。2021年全国产量超37万吨,产值达到300亿元,占全球总产值的90%以上。近两年来,饲料鳜深受养殖户欢迎。仅2022年春季,饲料鳜投苗量就同比去年增长三成以上。
然而,鳜鱼食性以活饵为食,在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控、养殖成本、饵料供应问题等成为制约鳜鱼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方面,投喂饵料鱼费人工耗物力。据了解,一般1亩鳜鱼水面需配比4~5亩饵料鱼水面。另外,一次投喂幼杂鱼太多,还会增加病害风险。“由于适口饵料鱼经常存在供应不上的问题,成鱼养殖阶段养殖户往往只能采用不适口的小规格鱼投喂,养殖达不到最佳效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叶星分享,在养殖生产中发现,投喂饵料鱼的量及质得不到保障时,鳜鱼的长速也比不过吃饲料的鳜鱼。
另一方面,饲料鳜在养殖成本上优势相当明显。杰大技术总监、鳜鱼膨化配合饲料研发负责人汪福保告诉记者,通过数据统计发现,饲料鳜饲料系数在1.1-1.2左右,饲料成本8-9元/斤,综合养殖成本12-16元/斤;而活饵养殖仅饵料鱼成本就超过20元/斤,比饲料鳜成本高出一半。
产学研联动攻饲养难关
传统鳜鱼养殖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鳜鱼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叶星团队与杰大合作,致力于破解鳜鱼摄食配合饲料难题。2021年,饲料养殖鳜鱼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同年两个鳜鱼新品种通过认定并正式公布,其中叶星团队选育的翘嘴鳜“广清1号”具快长兼易训驯食饲料的优势。
据了解,翘嘴鳜“广清1号”以安徽秋浦河、湖南洞庭湖野生翘嘴鳜群体及广东养殖群体为基础群体,以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择而成,“广清1号”苗种规格整齐,养成后均匀度高,成活率提升12.6%,生长率提高16.3%,备受养殖户青睐。
汪福保介绍,今年广东佛山基地的“广清1号”鳜鱼苗全程投喂鳜鱼膨化人工配合饲,已取得2.5亩的水面收获鳜鱼两万多斤的突出效果。这为广东推进实施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和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提供了鲜活样本。
小转变蕴含大科技
从吃活饵到吃饲料,看似微小转变的背后,蕴藏着从育种到饲料营养等一系列的科技研发。
杰大总经理程光兆表示,投放翘嘴鳜“广清1号”等优质苗种,投喂鳜鱼全程人工配合饲料,加上全程“保姆式”的技术服务管理,至少可以保证70%的养殖成功率。
据了解,深耕水产行业20多年的杰大从2017年开始便着手鳜鱼配合饲料研发,在突破了鳜鱼摄食和营养两大瓶颈难题后,于2019年推出杰大鳜鱼膨化配合饲料,在全国率先实现鳜鱼全程人工配合饲料喂养。
近期,杰大申请的一种鳜鱼膨化配合饲料生产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该专利针对现有膨化配合饲料生产工艺的不足进行改进。“经改进过后的生产工艺可大大减缓鳜鱼膨化料遇水后的溶失速度,减少对水质的影响,提高长速,降低料比。”程光兆说。
饲料鳜越来越受养殖户欢迎。
上一篇:
下一篇:
金刚虾下跌 1~2元/斤
上一篇:
下一篇:
金刚虾下跌 1~2元/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