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1版: 要闻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韶关职业陪诊师月入近万元
新兴职业遭质疑,期待规范与监管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8月30日
版次:
01
南方农村报记者 唐瑞谦
早晨7时30分,距离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门诊楼开门还有半小时,26岁的晓慧早早地在医院门口等候,和她一起的还有一对从翁源县赶来就诊的婆孙。
晓慧并非这对婆孙的亲友,她会出现在这里,是阿婆远在珠海务工的女儿下的订单——请她陪老人带孩子去做检查,并反馈医生诊断结果。
晓慧是一名职业陪诊师。陪诊师,顾名思义,陪着患者去医院就诊,他们还提供代诊、代取药、代取检查报告等服务。
近七成订单陪老人
今年3月,晓慧正式踏入陪诊这一行业。之前,她在深圳兼职做陪诊,回到韶关发展,把兼职变成全职。“我觉得这一行很有前景。”晓慧说。从晓慧的订单看,下单的是年轻人,而她的陪诊对象近七成是老年人。“韶关的陪诊需求并不比深圳、广州这些一线城市低,但老年人的占比更高。”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进医院前要申报健康码,对于老年人来说,很麻烦。”晓慧指着医院门口围起来的隔离带,“就这么一件事,可以卡他们(老人)十多二十分钟。”
现在医院基本实行智能化,挂号、缴费都可以在机器或手机上完成。但很多老年人不知道该怎么用,“特别是从乡镇来的,更加不知道怎么操作。”晓慧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医院人工窗口排队缴费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单靠老人家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再加上做检查之类的,没有一天时间很难搞完。”
不仅跑腿还有陪伴
晓慧的陪诊业务分半天陪诊和全天陪诊,半天的收费标准是199元,全天是299元。此外,跑腿业务按次结算,一次50-100元不等。
在中山工作的王先生曾为母亲下了一个“半天陪”的订单。“实在没办法赶回来陪父母,只要价格不是高得太离谱,一次两三百元,我觉得可以接受。”王先生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从他工作的地方回到韶关,来回车票就要300元。
而晓慧认为,陪诊并不仅仅是提供辅助、跑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为顾客提供陪伴、共情、开解等服务,更有价值。
晓慧的陪诊对象有丈夫不在身边的产检孕妇,有独自来市里打工的年轻女生,也有老人、小孩……“在医院里遇到一些具体困难不会让人崩溃,但无助感和孤独感让人难以承受。”
家住乐昌的王玲(化名)孕第24周,专门预约了粤北人民医院的四维彩超。丈夫在外做生意,不能陪同,她便找到晓慧,下了一个“半天陪”的订单。“粤北(人民医院)拍四维的人多,我想到要一个人坐在那里排队等那么久,心里有点委屈,特别是看到别的孕妇老公都陪在身边,我还要自己一个人跑上跑下,就觉得更委屈了。”
当天,晓慧提前去医院帮王玲报到、排队,王玲到医院后很快就能做检查,但孩子在肚子里“调皮”,“拍了六次才拍全”。王玲将订单从“半天陪”改为“全天陪”。“幸好我找了晓慧,不然我一个人,从早上8点拍到下午五六点,那也太难受了。”王玲笑着说,“我还跟老公开玩笑说,生孩子的时候我也找陪诊,省心又高效,还不会像他一样惹我生气。”
陪诊师是“黄牛”“医托”?
陪诊是一个新兴职业,晓慧和同事们遭到过质疑。前期做线下推广时,不少人以为陪诊师是“黄牛”,是“号贩子”,“还有人以为我们是‘医托’。”说到这里,晓慧有些无奈,“当初被人以为是‘黄牛’挨骂,现在倒有顾客希望我们是‘黄牛’,问能不能帮他挂某某专家的号,能不能在住院部给他安排个床位。”
晓慧所在的团队不断总结经验,“为了打消客人的顾虑,我们自己研发了一个平台,客人从平台下单,完成服务后,支付的陪诊费才会到账”。此外,晓慧一般不提供约号服务,“除非一些老人实在操作不了”。她一般也不推荐医院和医生,一方面是担心好心办坏事,另一方面也怕无意中真成了“医托”。为了规避风险,团队咨询律师后制定了风险告知书。
渴望申请专业执照
在粤北人民医院,南方农村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多名患者。2/3的患者认为,陪诊师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但也有患者担心陪诊师不够专业或不够耐心,少数患者仍将其与“医托”“黄牛”挂钩。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韶关市妇幼保健院部分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陪诊师能协调解决一些问题。“例如我听不懂客家话,很多老人家又听不懂普通话,交流起来真的很麻烦。”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名医生说。
“行业确实需要规范,我们也要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规范陪诊流程。”晓慧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今年6月,有一名同行因为对客人前期信息了解不到位、不全面,导致后面缴费报销时出了差错,“客人属于特殊病种,缴费要去专门的窗口,这样客人报销的比例才对。最后她只能自己掏钱,把客人的差额补齐。”晓慧补充道,很多人以为陪诊只需要跑跑腿,“其实里面大有学问。”
此外,晓慧认为,政府部门的监管也应该跟上,“现在我都不知道是哪个部门管我们,或者说,有没有哪个部门管我们,我们能不能申请专业执照。”
晓慧对团队的发展很有信心。仅半年时间,她和团队的陪诊、跑腿订单累计近千单。“我们不愁订单量,以后月收入上万应该没问题。”晓慧说,“接下来,我们还将引入有医学知识背景的老师,培训新陪诊师,提供陪诊前的咨询服务等。”
上一篇:
问天实验舱的水稻和拟南芥发芽了
下一篇:
广告
上一篇:
问天实验舱的水稻和拟南芥发芽了
下一篇:
广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