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年亩产800公斤 江门良田守护“米袋子”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9月15日版次:08

  目前江门市台山市已连续两年获得全省高标农田建设典型。

  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地杰

  “高标准农田平均每亩地的年粮食产量能达到800公斤以上。”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海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赵卫元欣慰地说。
  作为珠三角“米袋子”,近年来江门市通过加强村镇合作、积极引入农业科技新型主体、探索创设管护保险等举措,多措并举落实高标农田建设,截至2021年9月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07.67万亩,其中,江门台山市连续两年获得全省高标农田建设典型。
农民的良田农民建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受益者是农民,因此从项目选址到施工建设要充分考虑农田的实用性、科学性。”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科副科长钟林芳介绍,2019年以来,江门市陆续印发《江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通过多级部门协同工作,不断提升项目建设与管理水平,让“农民的良田农民建”。
  为保证项目建设的合理性、科学性,让高标准农田真正符合当地农民耕作需求,每期项目建设都需要同当地的村委、村代表建立良好联系,并选出协管员,一方面帮助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作为项目建设的意见征询方,对建设方案进行商议。“站在农民角度思考问题,做出来的项目农民才会接受。”赵卫元说。
  “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越来越接地气,不仅材料越用越好,例如砖头砌的排水渠改进为混凝土的三面光渠道,设计也越来越合理,农民用着更舒心,农田价值也提高了。”海宴镇三兴村委会书记谢家岳开心地表示。
绿色生态科技引领
  在全省率先引入建设生态高标的理念是江门市的特色之一,通过在项目区建设“生物通道”,进一步丰富了绿色农田的内涵;同时,全市在项目区有限推广统防统治、秸秆综合利用、生物防治等农业新技术,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农业科技化发展的样本。
  “快看,我们的生态沟渠里还有鱼在游动呢。”台山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股长马巨峰介绍,海宴镇是全省最早开始建设生态沟渠的试点之一。在海宴镇升平村高标准农田里,病虫测报系统和诱捕设备的引入,让田间有害生物不再逗留,美丽的波斯菊和精干的赤眼蜂更为农田筑起一道天然的防害虫屏障……
  “文发农业种植场将成为全省首个引入智慧农业的高标项目试点。”新会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股长陈之杰介绍,2022年度双水镇高标项目规划面积约5500亩。文发农业种植场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集育、繁、推、加工为一体化的广东省家庭示范性农场,自2017年起便承担优质丝苗米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的功能,更是无人化农场的试点之一,拥有完整的粮食生产加工产业链条和规划良好的农田基础,为智慧农业提供良好保障。
  “土壤墒情、智能测报、灾情安防……‘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模式将让农田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种植场负责人、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张永发对智慧农场进行了诸多设想。
创设保险管护有方
  管护是高标准农田能否长期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在江门高标准农田有了专属保险。
  “光是清理主水道的水浮莲就花很多钱了,一年就花了100多万,政府的负担很大。”马巨峰回忆,在购买保险前,农田管护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尽管高标准农田曾提出“谁使用、谁管护”原则,但部分高标准农田仍存在公共水道无人维修,资金不足、管护责任不清的困扰,而保险的设立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钟林芳介绍,保险包含“质量+灾损+管护”三方面,不仅对建设过程及后续风险进行保障,还介入施工过程风险管理,基于合同对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潜在缺陷开展质量风险管理工作,让政府部门质量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有了帮手。
  今年1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分公司成功出具了全市首笔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保险保单(简称“高标准农田IDI”),填补了江门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的保险空白,目前,新会区会城街道、台山市海宴镇水步镇等都已完成了高标准农田管护保险试点工作,各个镇都开始进行了保险购买的接洽工作,不久后便能实现铺开。
  目前江门市台山市已连续两年获得全省高标农田建设典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