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欧洲“缺气” 化肥减产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9月20日版次:09

  极端天气加剧欧洲地区能源紧缺局面,对化肥供需均起到削弱作用。 图源 新华社

  当地时间9月16日,欧盟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欧盟27国8月年化通胀率同比上涨10.1%,打破7月创下的9.8%的纪录。
  能源价格是推高通胀的主要驱动因素,且能源成本高企对越来越多行业造成影响,其中,能源密集型化肥行业成为欧洲首批减产的重工业之一。
  金联创化肥高级分析师李玉博表示,在俄罗斯与欧盟围绕能源问题的博弈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欧洲化肥生产企业减产潮尚未看到缓和迹象。伴随化肥自供减少,欧洲后续预计增加化肥进口。不过,由于欧洲化肥行业规模相对较小,仅占全球产能的9%,加之欧洲多国遭遇严重干旱,削弱对化肥的需求,因此,整体来看,欧洲化肥减产对全球化肥供应冲击较有限,且引发化肥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化肥减产潮缘何而起
  近期,包括挪威的雅拉(Yara)、德国的SKW Piesteritz和巴斯夫(BASF)等在内的欧洲主要化肥生产商纷纷削减氨产量。
  “欧洲天然气供应短缺和天然气价格飙升带来的化肥成本增加是导致欧洲化肥企业陆续停产的直接诱因。”光大期货研究所资源品分析师张凌璐告诉笔者,欧洲氮肥生产原料超70%来自天然气,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欧洲对俄罗斯部分产品的抵触和制裁、俄罗斯全面暂停北溪一号供气等都加剧了欧洲当地天然气紧缺局面。即使欧洲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可替代俄罗斯供应的气源,但对于天然气对外依赖度高达83%的欧洲地区来说,短时间难以补足缺口。
  此外,今年极端天气加剧欧洲地区能源紧缺局面,对化肥供需均起到削弱作用。一方面,极端天气大幅提升了欧洲夏季降温和冬季供暖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一定程度上挤压部分化肥原料供应。另一方面,极端天气导致农田干旱、农作物生产受限,化肥使用量也可能出现下降。
  从价格相关性来看,张凌璐称,作为常用氮肥的尿素价格与能源价格的相关性非常高。从指数趋势衡量,尿素指数与煤炭指数走势的相关性高达83.17%,而尿素指数和石油天然气指数的相关性则高达80.31%。在阶段性的时间内,能源价格走势对尿素(氮肥)具有决定性的指引作用。
  能源成本变化冲击化肥生产。由于化肥价格高企,挪威化肥生产商雅拉在2022年第二季度向农民交付的化肥减少了22%。欧洲化肥减产风波将持续多久?“这主要取决于天然气供应和价格变化情况。”张凌璐对记者分析,在俄乌两国关系未出现实质性好转、欧洲可替代气源无法完全弥补俄罗斯供应缺口的情况下,天然气供应短缺情况将持续。而全球极端天气的演绎或导致当地冬季取暖季对能源的需求更进一步提升,可能再度挤压氮肥生产气源。
  “如果欧洲天然气紧缺问题无法充分缓解,天然气价格也难以明显回落,那么欧洲氮肥生产也难以全面恢复。”张凌璐表示。
供需关键在俄乌局势
  全球化肥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从贸易格局来看,欧洲是全球主要进口化肥的地区,而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美国则是全球主要的化肥出口国家。
  张凌璐称,欧洲当地化肥生产能力下降,将导致欧洲从其他地区进口更多化肥。而欧洲对俄罗斯化肥的制裁意味着其化肥进口源转向其他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挤压全球其他地区化肥进口的市场份额,不排除进一步加剧全球化肥供应紧张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氮肥出口国、第二大钾肥供应国和第三大磷肥出口国,俄罗斯在世界化肥市场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在9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如果更多的俄罗斯化肥无法到达未来亟需作物生产的国家,就可能出现“市场紧缩”的危险。他补充称,消除化肥出口障碍“绝对有必要”。
  俄罗斯副外长鲁坚科9月9日表示,此前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和联合国签署的从黑海港口外运农产品协议并未按计划实施,很多运粮船从乌克兰港口驶出,但俄罗斯的粮食和化肥出口依然面临种种问题。
  俄罗斯总统普京9月9日在主持俄罗斯安全会议时说,俄有意将数十万吨滞压在欧洲港口的化肥免费提供给急需的发展中国家,首先考虑提供钾肥。普京说,今年5月至8月,俄罗斯向其他国家提供了700万吨化肥、660万吨粮食。欧盟禁止通过欧洲港口向其他地区提供俄罗斯化肥的歧视性做法是不可接受的。
  “俄罗斯化肥顺畅供应全球市场能有效缓解化肥供应紧张形势,全球化肥供需格局关键在于俄乌局势的发展。”德国哥廷根大学经济学教授于晓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对粮价支撑或持续至2023年
  化肥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在40%~6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受多方因素影响,国际化肥价格较年初已上涨3倍左右。
  接下来的3~4个月是南半球的春季播种周期,而南美洲则是继亚洲和欧洲之后的第三大化肥进口地区。“如果导致欧洲化肥减产因素持续、全球化肥贸易格局改变、欧洲进口持续挤压其他进口国份额,不排除此后一段时间南半球春季作物播种时,化肥施用需求将进一步推高全球化肥价格。”张凌璐表示。
  于晓华表示,如果欧洲能源危机恶化,高能耗的化肥厂停产局面持续,欧洲多国预计在国际市场上高价“抢夺”化肥,从而推高国际化肥价格。同时,考虑到欧洲农业经营多依托期货和长期合同稳定农业生产要素、把控价格波动风险,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对于粮食价格的传导效应目前尚未充分体现。如若化肥价格保持高企,其对粮食价格的支撑将持续至2023年。     □舒晓婷
  极端天气加剧欧洲地区能源紧缺局面,对化肥供需均起到削弱作用。
图源 新华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