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金钱鱼规模化人工繁育取得突破

金钱鱼速长品系的孵化率约70%,成活率超50%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10月11日版次:10

  金钱鱼是一种具有观赏和食用价值的名贵鱼类,可在海水、咸淡水及淡水中生长。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孙岁寒)近日,广东海洋大学南方特色养殖鱼类与养殖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李广丽教授)在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经过多代选育培育了1个速长品系,构建室内水泥池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广东海洋大学科技处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测试,金钱鱼速长品系的催产率达33.3-40.0%,孵化率68.6%-71.5%,成活率50.0%-60.4%,共培育3.1-4.5cm优质金钱鱼种苗51.6万尾。
  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隶属于鲈形目,俗称金鼓,广温广盐性亚热带中小型鱼类,可在海水、咸淡水及淡水中生长,单养或东星斑等鱼类及各种海淡水虾混养,养殖两年规格达400-500g,市场售价约80-160元每公斤,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而且金鼓鱼是为数不多的适应食用和观赏养殖种类。目前,金钱鱼养殖所需苗种仍然主要依靠海捕,优质苗种短缺是制约金钱鱼养殖发展的瓶颈。
  金钱鱼是一种具有观赏和食用价值的杂食性名贵海水鱼类,开展金钱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是解决当前养殖生产种苗匮乏的快捷有效措施,也是我国绿色发展,减量增收,提质增效的迫切要求,有利于我国渔业资源的保护。
  从2014年开始,李广丽团队开展的金鼓鱼品种培育与配套养殖研发,采用“边研发、边推广”策略,科研团队开展了优质苗种繁育与养殖示范。2022年7-9月,科研团队向雷州市英利镇海尾村海毓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阳西县金濠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湛江市合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永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赠送多批优质金钱鱼苗,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022年7月底,在河南延津开展了盐碱地虾蟹鱼混养试验,金钱鱼获得试养成功,可以助力盐碱地综合利用,以渔治碱,修复生态。
  近年来科研团队成员深入广东、广西沿海调研生产情况,提供技术指导。通过深入产业一线调研,了解农户在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专业技能培训。疫情期间,主要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解答养鱼企业和养殖户的咨询,线上交流探讨如何应对疫情做好复产计划,全力帮助企业和养殖户复工复产。
  金钱鱼是一种具有观赏和食用价值的名贵鱼类,可在海水、咸淡水及淡水中生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