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护航”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10月20日版次:05
| 漫谈 |
  新闻背景:启动夏季招聘、线上线下结合、挖掘岗位潜力……今年以来国资央企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招录2022届高校毕业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8月31日,全国国有企业年度招录高校毕业生超过76万人,同比增长23.4%。(10月14日新华社)
  @向秋:纾解就业“痛点”,打通就业“堵点”,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针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加强摸排,动态管理;又如,针对一些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要鼓励有基础、有条件的毕业生参与,该提供技能培训的应强化支持,该给予补贴支持的务必落实;再如,针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要全力支持,在创业补贴、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倾斜。无论从实习、应聘到入职、创业,还是从高校、企业到政府,应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过程中,努力做到政策精准、落实精细、服务精心。只有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帮扶、协同就业服务,才能更好调动、发挥各类就业服务力量,汇聚稳就业的强大合力。
  高校毕业生应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发展方向。面向未来,要与时俱进调整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自觉把职业选择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相信随着各方共同努力,高校毕业生们找准定位、明确方向,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一定能把握时代机遇、发现职业理想,在实践中成长成熟,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杨三喜:高校要及早就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服务作出规划和安排,一方面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升就业技能;一方面要以更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当前各项就业服务工作,既要转变观念,更要切实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大力落实开展网络就业服务、简化和优化就业手续等措施,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当然,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要靠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和衷共济、共克时艰。确保大学生就业,首先是要有足够的就业岗位,要通过进一步实施好各项就业计划,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多渠道开拓就业岗位。广大中小企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疫情中又恰恰是广大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对此,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并落实帮扶措施,为企业雪中送炭,帮助企业尽快渡过难关、摆脱困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