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官网访问量比上届增长近14%

广交会为外贸创新发展添动能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10月27日版次:05

  在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进行广交会线上直播的准备工作。 新华社图片

  第132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自10月15日线上开幕以来,呈现亮眼数据,其中不乏新纪录。截至25日,229个国家和地区的51万名境外采购商完成了注册;官网访问量3856万次,比上届增长近14%……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徐兵说:“本届广交会在线上开幕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在多个方面实现突破和提升,为帮助企业抓订单、拓市场、稳外贸做出了积极贡献。”
开拓国际新市场机遇
  本届广交会上,徐州飞亚木业有限公司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市场的老客户成交的订单超过400万美元。还有来自澳大利亚的新客户,在询盘后当场下单了120万美元。飞亚木业相关负责人说:“随着RCEP、‘一带一路’等区域合作深入,开拓国际新市场的机遇更多。”
  专家表示,透过广交会这一中国外贸的“风向标”“晴雨表”,可以看到新市场在不断拓展,新业态新模式也在快速发展。“这些新增长点将激发中国外贸潜力加快释放,同时为外贸转型升级持续注入动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说。
  广交会线上交流踊跃,折射出外贸企业“乘云远航”的新动能越来越足。本届广交会企业组织连线展示7.9万场,举办新品首发活动200场;吸引采购商发出即时沟通消息约12万次,主动发布采购需求约1.5万条,展客商互换电子名片约8万次。还有许多外贸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助中小微企业培育品牌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广交会线上展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来说,通过线上展,跨境电商能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实现按照消费者订单需求生产、定制化营销,这有助于中小微企业建立培育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与此同时,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构建。徐兵介绍,作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平台,广交会连续多届举办双循环促进活动,聚焦国内外需求旺盛的行业,境内采购商与参展企业“一对一”精准对接,成效显著。
  广州澳食优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凤英说:“线上洽谈几个小时,效果超过预期,已经对接到了7位采购商,都有明确合作意向。”这让她对国内中高端消费市场充满信心,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
  自10月25日起,本届广交会线上平台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除展商连线、预约洽谈功能暂停使用外,其他功能均持续开放至2023年3月15日。
 链接
广交会“全勤生”们
拥抱线上机遇拓展国际市场

  在广交会上,活跃着一批从未缺席的“全勤生”,他们见证了广交会的历史,从线下到线上,通过广交会这个平台拓展新业务、发掘新客户。
  广州轻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56年的老牌外贸企业,从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开始,65年来从未缺席。本届展会上,轻出公司在云平台上展示的自主品牌自行车零配件产品被一名厄瓜多尔客户看到,双方一拍即合,马上启动授权合作以及联合营销模式的探讨。
  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是另一家广交会“全勤生”。公司总经理助理黄志琴表示,这些年来,见证了广交会场馆越来越大,参展企业和参展人数不断增长,也见证了广交会从线下走向“云端”、线上线下融合开展等创新之举。本届广交会在“云端”进行,公司也因应变化,对展示方式做了调整。
  虚拟空间内,几位模特步履翩翩、裙摆飘飘,这是该公司推出的3D虚拟人物走秀,兼具科技感和拟真性。“公司打造云数字服装发布会、开启在线订货会,从单纯的提供产品款式,到为客商提供数字化、场景化、定制化解决方案,提高了生产和研发效率。”黄志琴说。
  这样的“全勤生”还有不少。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广交会不仅是结识客户、交流信息、获取订单的平台,也是企业对外展示综合实力和宣传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舞台。今年广交会把服务时间延长到5个月,有助于企业持续拓展商机。□据新华社
  在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进行广交会线上直播的准备工作。      新华社图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