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惠州全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粤港澳大湾区前列

抓项目、谋发展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11月22日版次:03

  汝湖镇建设成为惠州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

  粤港澳深海网箱产业园深水网箱区。

  珠江潮涌,岭东风劲。一幅乡村振兴发展新画卷在惠州徐徐展开:三产融合示范镇活力四射,乡村振兴示范带“带出”幸福,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1+1+9”工作部署,立足“五大振兴”,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2022年前三季度,惠州实现GDP 3800.7亿元,同比增长4.3%,农林牧渔业产值306.82亿元,同比增长8.4%,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惠州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双区”建设机遇下,立足湾区、面向世界,正加快新一轮开放发展。深度融深融湾,助推乡村振兴,11月24日,2022年惠州(深圳)乡村振兴项目招商对接会将举办,吸引深圳等地企业、资本来惠投资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南方农村报记者 赵启旭 统筹 叶香玲
◥◥有底蕴 
以优势资源造就农业大有可为

  时间书页不断掀开,发展命题日新月异。惠州综合投资优势突出,“引力效应”不断释放,正以一腔热血奏响发展之歌,建美丽乡村,增民生福祉。
  丰收时节,硕果累累。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大亚湾渔民纷纷驾驶渔船出港,开启收获之旅;铁涌镇河滩村“沉睡”已久的撂荒盐碱地,因复耕复种海水稻重新“复绿”;高潭镇黄洲村黄坑村,郁郁葱葱的柚林里,套袋的柚子压弯枝头;博罗县又脆又甜的阳光玫瑰葡萄迎来成熟期,浑圆饱满、晶莹剔透,往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惠州大地,一片丰收景象。
  放眼大湾区,惠州农业农村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竞争力,陆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约占大湾区的1/5,开发强度10.9%。
  生态之城孕育经济之城。惠州与广州、深圳、东莞接壤,毗邻香港,18分钟到深圳,45分钟到香港,59分钟到广州,全面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优越的区位条件,为企业、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惠州市鹏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平天表示,公司看重惠州资源禀赋,通过招商引资政策由深来惠,致力研发养殖、种植技术,发力国内外进出口贸易。“惠州是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势突出,农业重视程度高。我们相信,惠州大有可为。”
  惠州顺兴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展豪表示,公司来惠已逾20年,落址风光秀丽的罗浮山下,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优质安全、蛋白质丰富的鲜禽产品和熟食产品。“我们已经成长为一家具有强劲出口创汇能力和竞争实力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惠州空间广阔、资源丰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立足新发展阶段,惠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基础、有条件、有前景服务大战略、承载大项目。惠州将重点优化城乡空间发展格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新型乡村生活体系,强化城乡资源统筹,以城带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有实力 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发展
  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稻米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金黄的稻谷历经“磨砺”,变为精美的“龙门大米”;惠州市粤港澳流动渔民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园,海面宽广湛蓝,深海网箱分布错落有致,工人大勺一挥,饲料入水,成群鱼儿激起阵阵水花。
  龙门县龙田镇湴湖村,绿色良田一望无际,乡间道路整洁宽敞,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基建、设施一应俱全。这是龙田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的一个缩影,山水为脉,稻田为基,以示范镇聚焦三产融合发展美,营造景村融合形态美。
  博罗县大洞水库环湖绿道的沥青路面摊铺已全部完成,节点驿站和配套设施正加紧建设中。该项目上承罗浮山风景名胜区,下启旅游综合服务片区,已成为“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枢纽。
  取山之神韵,得水之秀丽,这里资源优。惠州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丰富的自然资源造就了多样的土地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滩涂样样齐全,利于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
  发挥自然禀赋优势,发展多元化特色产业,这里产业兴。惠州逐渐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成国家级产业集群2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2个、示范村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11个,省级“一镇一业”专业镇17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28个,构建了“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
  在产业振兴画板上,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这里乡村美。2019年以来,惠州探索农村“一户一宅”、农房简约报建、农房风貌管控三项改革试点,逐步解决农民建房无序和农房风貌杂乱等问题,联农带农、致富增收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
  此外,惠州探索建设7个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打造“生产在农户、基地在乡村、加工在乡镇、流通在县城、增收在农民”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打造1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按照“一带一主题”“一村一特色”原则,凝练更高视野、更大格局的新“打法”,丰富产业形态,建设“高颜值”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带”出幸福。
  高品质农业正成为具有惠州特色、带动力强的富民产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正在惠州大地徐徐展开。惠州正为粤港澳大湾区增添更鲜亮的田园色彩、更丰富的乡村精彩。
◥◥有未来 以开放姿态逐梦湾区
  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农业农村是惠州优势所在,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城乡资源,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同步推进“五大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走在粤港澳大湾区前列。
  惠州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越来越多的涉农项目落户惠州,涉农投资实现快速增长,有效拉动了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源动力”。今年前三季度惠州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9%。
  2020年11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项目动工,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农产品流通服务约500万吨,实现农产品流通额约300亿元,带动100万户以上农户协同发展、户均年增收10%以上。截至目前,该基地已吸引31家企业进驻。
  2022年6月30日,惠州市政府与广东大百汇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现代渔业产业集群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170亿元现代渔业产业集群项目落户惠州。广东大百汇海洋科技集团执行总裁陈胜南表示,惠州招商引资服务高效,是投资兴业、惬意生活的好地方,我们将深惠联动掘金蓝色经济。
  “项目集聚、抢滩登陆”已成为惠州通往乡村全面振兴之路的真实写照。惠州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新强表示,选择惠州,就是坚定支持惠州“三农”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罗锡文也称赞,惠州强化科技支撑,激发产业发展动力,科技创新环境好,技术强,是创新创业的好地方。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惠州将敞开怀抱,真诚邀请更多企业选择惠州、投资惠州、扎根惠州,热忱欢迎更多乡村振兴项目优先落户惠州,与广大企业携手共进,高质量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粤港澳深海网箱产业园深水网箱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