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汕头冬种粮食面积将增加万亩以上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12月24日版次:11
  连日来,汕头各地的田间地头,人声熙攘,机器轰鸣,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冬种,播种来年丰收的希望。汕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挖掘土地潜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预计2022年汕头冬种粮食面积将增加万亩以上,进一步确保冬季蔬菜市场供应、丰富市民“菜篮子”。
  12月初冬时节,潮阳区西胪镇泉塘村的田野里,旋耕翻土机铆足了劲在田里来回松土,所到之处,肥沃的褐色新土映入眼帘,一股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鼻而来;另一处的田地,杨雪飞正与技术员伙伴进行马铃薯播种作业,喷药、施肥、播种、覆膜……一眨眼工夫,眼前的马铃薯播种机完成了多道工序。
  杨雪飞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有着13年马铃薯种植经验,泉塘村的这200亩田地,正是潮阳区2022年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西胪片),主要种植美香占2号、19香、美巴香占等高产优质品种,项目实施主体潮阳区灿岳种养专业合作社已于11月5日完成晚稻收割任务。杨雪飞所在的呼伦贝尔北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灿岳合作社主动引进的农业企业,今年,双方联合种植马铃薯,让冬闲田不等闲。
  “我们来到这里两个多月了,原本预计11月15日播种,但前阵子连续下了几天雨,直接影响马铃薯播种工作,好在近些天以来田地逐渐干燥,我们马上就播种。”杨雪飞播种的马铃薯品种为荷兰15,按照播种机作业一天种植20亩共6000斤马铃薯的速度,预计12月15日能够完成播种,他期待到明年3月中旬有个好收成。
  在潮阳区锦沣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岳锋看来,通过冬季深翻,能够科学有效地改良耕地土壤结构,破坏病虫越冬环境,减少病虫害,使冬闲农田变成了稳产增收的“希望田”。
  周昭雄是仙城镇种粮大户,他在10月25日完成820多亩晚稻收割工作后,11月1日—6日就着手土地轮作,提前做好犁田松土等工作。“除了包菜,我还种了马铃薯、玉米、白萝卜等作物,达到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增产增收的效果。”周昭雄笑呵呵地说,过几天全部完成种植后就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预计春节前就可以采摘上市了。         □张伟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