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物只卤鹅:预制精品向世界传递潮汕味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1月12日版次:09

  物只卤鹅工人用特制卤水卤制整鹅。

  拼经济,外贸是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作为第一外贸大省和全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重要枢纽,广东农业“走出去”充满自信和底气。2022年以来,借RCEP生效机遇,广东各地乘着“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东风,积极推动特色农产品跨洋出海。
  海滨邹鲁,岭东门户,广东省汕头市是中国大陆唯一有内海湾的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优越的气候环境及人文风情,孕育了一批别具魅力的地方风物。鹅肉作为割舍不掉的“乡味”,已深深融入汕头人的记忆里,一批鹅肉加工出口企业由此应运而生,物只卤鹅集团(简称“物只卤鹅”)便是其中之一。        □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地杰 林健民
  “创业之初从来没想过我们的鹅可以走出国门,真的是意外之喜,鹅产业的春天正在到来。” 在物只卤鹅集团联合创始人张元铭看来,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22年公司的出口业务,那便是“启航”。
  张元铭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拥有乡土情怀的潮汕人,顺利将当地特色农产品出口,相当于延续了先辈们下南洋时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红头船精神”,对于潮汕特色农产品和潮商来说都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澄海狮头鹅产品的成功出口也标志着公司的业务板块实现了全新的开拓。
  在张元铭看来,相对于鸡、鸭等产业规模较大的禽畜类而言,鹅是相对小众的一个品类,但近年来行业规模不断扩张,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消费空间。
  据统计,在下游需求的驱动下,我国肉鹅出栏量达6.61亿只,是世界肉鹅出栏量最多的国家。国内多家龙头企业正通过引进加工工艺和先进设备,让传统产品焕发青春,并积极开发经济价值较高、市场前景好的新品。在大健康的市场带动下,我国的鹅产业已逐渐形成了“卖全国,买全国”的大市场。
  广东是吃鹅大省,据统计,每年至少有1.7亿只鹅被端上餐桌。同时,广东是全国最大的产鹅区,年产鹅多达7亿只,在这背后是广东人对于鹅肉的独特情感,从亲朋聚会到节日祭祀,甚至送礼都少不了鹅的身影,这份传统习俗也在海外华人圈中得到传承。
  “鹅对于广东人尤其是潮汕人来讲意义独特,在海内外的需求都是比较旺盛的。”基于我国鹅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张元铭认为,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中国人对于鹅肉的独特情感使市场拥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2016年,本着“将家乡美味卖出去”的质朴想法,张元铭联合家乡的伙伴共同创立了物只卤鹅,致力于潮汕美食的研发、生产、销售、传播。目前,物只卤鹅旗下拥有五家子公司,其业务范围覆盖智慧农业、食品加工、连锁经营、预制菜零售、出口贸易五大板块,已在全国拥有超300家连锁门店,成为华南地区规模较大的餐桌卤味连锁品牌之一。
  中华卤味源远流长,因卤料既能防病、治病,又能产生香味,达到调味的目的,因此卤味到了明代大为盛行,如今的美食界更流传着“北有烤鸭,南有卤鹅”的说法。
  潮汕人爱吃卤鹅,通过卤制,用很多香料来延长保质期,也因此产生了“打卤”食俗。在当地,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提前与相熟的卤水店订购一只卤水鹅,而用“世界鹅王”——澄海狮头鹅来制作卤鹅,则是潮汕独有的特色。
  “卤狮头鹅是潮汕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主推的产品品类,如何让更多人能随时吃到我们的卤鹅,甚至进军海外市场?预制菜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张元铭说。
  为保证出品的卤鹅口味正宗、品质稳定,物只卤鹅旗下的广东熙望食品有限公司(简称“熙望食品”)聘请了多位资深主厨组成研发团队,采用“粤菜大厨+食品工程师”的搭配。五星级酒店大厨把控口味,调制卤水,食品工程师负责工业化转换,从原料到生产加工,制定一系列标准,拆分制作工序,形成作业指导书,最终实现批量稳定生产。
  据了解,在市场接受度上,成品预制卤鹅相对更高,能让消费者更方便快捷地吃到正宗潮汕美味。“鹅肉本身在国际市场的受众相对较少,而在海外吃过潮汕卤鹅的消费者更少,更别说让消费者去动手烹饪。”张元铭表示,如果将狮头鹅以卤味原材料的形式进行出口,那么如何烹饪将成为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隔阂,从而增加了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而如果以成品预制菜的形式出口,消费者再经过简单加热后便可直接使用,这样的便利性是成品预制菜的特点和优势。
  而作为食品工业化的发展成果,成品预制菜加工能有效提升狮头鹅的产业附加值,并提升产品的独特性。张元铭表示,如果以传统的冷冻家禽形式出口,物流、检疫检验等各方面的费用加上在海外的销售及市场拓展将会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对于农民和企业,所带来的市场利润都十分有限。
  2021年12月,物只卤鹅预制菜紧抓RCEP即将生效机遇首次出口泰国;2022年1月,物只卤鹅预制菜成功出口香港,第二批泰国出口产品同步出口。目前物只卤鹅已有多批次、数十吨预制菜产品运往香港,其中,卤水鹅肝、特色卤水鹅肉等预制菜产品走进香港的便利店、餐厅等。
  今年,物只卤鹅预制菜也成功进军英国,在英国华人群体中引起了较好反响,为潮汕美味扩大国际朋友圈奠定基础。
  熙望食品外联外贸部负责人杨卓丽表示:“随着广东预制菜产品的兴起,预制菜产品在香港很受居民欢迎,口感方面因为香港潮汕人很多,所以对口味的接受度很不错。”杨卓丽表示,目前公司的卤鹅预制菜产品受到海外侨胞、外国友人的喜爱,出口业务已逐渐实现常态化。
  “第一阶段是工厂准备阶段,公司按照国际市场标准对加工厂进行改造升级,从而满足更高的食品加工与安全标准。目前我们获得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等一系列国际认证;第二阶段即同澄海当地海关等政府部门沟通接洽,在这方面,我们也获得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帮助,包括防疫期间在出口上存在的较为复杂的手续问题都及时得到了解决,成功申报了出口食品企业备案证书。” 张元铭介绍,公司在出口业务的开拓方面目前已基本走过了第一阶段和第二步阶段,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即客户渠道拓展。
  “海外华人华侨将是我们走出去的主要突破口。”张元铭介绍,潮汕是著名的侨乡,正所谓“有海水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处就有潮人”。从下南洋至今,千千万万潮汕华侨闯荡海外,却依旧挂念着家乡,而一份承载着乡愁、乡情的潮汕卤味对于海外的潮人华侨而言则显得意义非凡,因此若能充分联动海外华侨,例如潮人商会等群体,便能更好地抓住RCEP所带来的政策利好,进一步推动潮汕预制卤味走向世界。
  “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对接泰国的潮人商会,并已形成了产品出口的常态化,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国家也在洽谈中。”张元铭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公司也会主动带领团队走出去,同更多国家的客户群体进行面对面交流。
  “我们对于未来出口业务是充满信心的。”张元铭表示,未来公司将在三个方面继续发力,进一步助推物只卤鹅预制菜走向海外市场。
  在客户渠道上,公司会跟RCEP国家的华人商会建立一个常态化的联系机制,通过以华人圈为支点,逐步提升海外市场对于澄海狮头鹅产品的认知,从而逐渐覆盖华人圈以外的消费群体;同时,公司会针对RCEP国家建立常态化物流运输机制,打通专属的常态化物流运输通道,为RCEP国家业务开展提供更好的支持;此外,公司会针对澄海狮头鹅卤味预制菜进行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宣传,让更多RCEP国家的消费者认识广东美食,提升产品在海外消费市场“存在感”。
汕头市澄海区副区长蓝宗楷:
紧跟“鹅界顶流”热度 推动澄海更多农产品出海

  汕头市澄海区享有“世界鹅王之乡”的美称,享誉世界的澄海狮头鹅是汕头市特色农业之一。近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澄海区委区政府深入推进“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创建狮头鹅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率先启动澄海狮头鹅预制菜中央厨房产业化,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在预制菜建设、冷链物流、菜品开发、食品安全等领域先行先试,推动中国食品配料产业加速国际融合。
  2021年澄海区抢抓RCEP生效红利,推动澄海狮头鹅预制菜产品成功实现出口零突破,接连销往泰国、英国以及香港等海外国家和地区,拓展了销区市场版图,为广东农业更好更快融入RCEP贡献了澄海力量。RCEP的签署为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机制性合作平台,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和机会。
  接下来澄海区将继续把握RCEP国际合作新机遇,紧跟澄海狮头鹅的顶流热度,趁热打铁,发展壮大农业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平台、农产品冷链物流及农产品食品化工程,推动澄海更多农产品在RCEP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上占据重要一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