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畜牧专题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品牌兴农 广东名鸡如何“出圈”?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1月17日
版次:
11
广东物产丰盛,不乏品种好鸡。但在农业转型升级的时代浪潮下,产业还需要名鸡——富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名鸡。广东优质鸡市场化历史较短,开发利用程度不一,预制菜等新业态方兴未艾。食鸡讲究的广东,如何打造现代化产业化的品牌鸡?这需要政策、企业、市场多方合力,讲好属于一只鸡的故事。
□南方农村报记者
曲逸群 严秋璠
统筹 彭进
种质 注重地方血统 也看产业规模
广东“名鸡”称谓由来已久,誉满全国,并长期供应港澳地区。过去,来自八方的食客只能亲身前往广东寻味,“品鸡”还是一个属于小圈子的趣味。现在,强大的冷链技术和物流运输网络,足以满足各地的“吃鸡”爱好者,不管是干净营养的冰鲜鸡、色香味俱全的熟食,还是省时省力的预制菜,都能抵达手中。广东名鸡面对的机遇,从曾经的“小圈”变成了今天的“大圈”,进军北方市场甚至乘货轮“环游世界”,成为行业下一个蓝海。
在大本营广东,因吃鸡文化盛行,民间流传着多种名鸡组合,例如“三大”、“四大”和“六大”。关于登榜理由,大众说法不一。名鸡这项荣誉究竟缘起何处?不同组合又有何差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出版了《中国家禽品种志》,收录了全国27个优质畜禽品种,其中广东省的清远麻鸡、胡须鸡和杏花鸡,形成了最初的‘三大名鸡’”,华南农业大学张细权教授介绍,最初的名鸡是一种“血统论”,登榜者为地方畜禽种质资源。
“1988年以前,海南是隶属于广东省的行政区,文昌鸡被‘三大名鸡’吸纳,最初的‘岭南四大名鸡’形成了”,广东天农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平安表示,海南成为独立省份后,“四大名鸡”让出一个席位,越来越多的广东本土优质鸡开始自称为名鸡。“四大名鸡”不再局限于数字,更像是一种对优质鸡的“资格认证”。
“不过今天的‘广东六大名鸡’和曾经的‘三大’一样,非常明确,因为这六者都登上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张细权表示,清远麻鸡、封开杏花鸡、信宜怀乡鸡、惠阳胡须鸡、阳山鸡和中山沙栏鸡(排名不分先后),都是非常宝贵的地方品种资源,为今天的家禽育种工作提供了大量育种素材。
其中,前四者因为产业化发展相对较好,知名度更高,被民间统称为“四大名鸡”。阳山鸡因长速较慢,中山沙栏鸡因环保政策收紧,开发利用程度不高,较少被人提及。可见名鸡这项荣誉,在品质之上,还与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品牌影响力相挂钩。
壮大 政企研三方协作 名鸡活力迸发
“2007年我到封开县调研的时候,发现当地有些运作不当的企业在卖杏花鸡苗,要是全卖掉了,以后可能找不回这个品种了”,封开县智诚家禽育种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华回忆着杏花鸡曾经的困境。
据悉,杏花鸡产于广东封开县,因体型小、养殖周期长,很多农户不愿饲养,杏花鸡品种一度濒危。曾华不愿看到一种优质鸡消失,便承担起了保种育种工作。2008年,他创立智诚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最开始从2000只鸡苗起步。”
育种的工作需要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找平衡。“繁育体系,它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在运作的过程中要把握住源头”,曾华表示,肌肉丰满、皮薄肉嫩、脂肪均匀,这些杏花鸡的优点不容有失。“我们会使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不同批次的杏花鸡做基因诊断,从而判断品种是否有变。”
为了让杏花鸡更适应市场需求,曾华通过分子育种将优势基因频率筛选出来,在种群中扩大,全方面提高杏花鸡的“素质”。数据统计,在育种过程中,杏花鸡的平均重量已从过去的1.8斤提升到2.5斤左右,抗病性也大幅提高。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杏花鸡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据曾华介绍,当前封开杏花鸡核心群种鸡有5000多套,父母代种鸡25万套。智诚家禽和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合作,培育出节粮肉蛋兼用型的杏花鸡新品种,获得了广东省农业推广三等奖。
2022年,封开县杏花鸡产业园(扩容提质)正式入选广东2022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杏花鸡的产业建设、品牌打造、品种改良等都将再上一个台阶。
其实,保种危机并非杏花鸡独有,这样的“励志故事”也不是唯一。
据业内人士介绍,其实在广东名鸡中,不少品种都曾难以为继。例如上世纪90年代,清远麻鸡还处于濒临灭绝的危机中,但现在已经是广东乃至全国招牌最亮的农产品之一。这源于政企研多方深度紧密合作、持续共同努力。广东优质鸡产业也正以指数级速度向好发展。
求精 以品牌促升级 擦亮名鸡招牌
在广东各大名鸡中,清远鸡是目前声名最旺的一个,有“岭南第一鸡”美称。近年来,清远鸡产业大力推行冰鲜上市,并推出多种预制菜品,登陆电商平台,吸引了大量“粉丝”,产业发展十分红火。数据显示,当前清远全市年出栏清远鸡突破1.28亿只,年产值超过65亿元。
清远鸡如何从上世纪90年代的濒危状态,发展成为广东名鸡中的产业化先锋?又能够提供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无论什么时候,产品品质都排在第一位”,广东天农食品董事长尹平安强调,养优质鸡一定不能心急,否则味道不会正宗。天农坚持采用纯种清远鸡,在山林间自然放养130天以上,另外,天农采用液氮冷藏运输,能最大程度保持冰鲜鸡的鲜甜味。
以市场为引导、链接终端消费,则是天农塑造清远鸡品牌的另一大经验,将目标消费者定位在有一定消费能力、注重食品安全、关爱家庭的群体中,而非以纯粹的低价去吸引人。
“现在我们发现,预制菜的市场越来越大了,给了我们养殖企业很大发挥空间”,尹平安表示,为了进一步满足消费者期待,天农研发了盐焗清远鸡、8分钟靓汤鸡等预制菜品,年产量大概一百万只肉鸡,目前主要向高端餐饮行业供应。天农还表示,未来会加强终端开拓力度,开设自营电商平台与专卖店,进军礼品市场。为此,公司已经花费大量资源在人才招募和营销宣传上。
政策与行业环境亦在不断好转。近年来,清远市着力推动产业兴农、品牌强农,冲刺清远鸡百亿产业,打造清远鸡特色名片,为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据悉,清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投资超18亿元,围绕清远麻鸡保种、育种、三产融合等内容进行建设,打造集特色农业、科技、加工、电商、文旅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以清远鸡种业为基础,接二产连三产,促进产业链条融合。
“清远鸡无疑是广东品种鸡中发展速度快、市场规模大、名声特别响的一个,但我们还有许多优质鸡仍有很大开发利用空间,像怀乡鸡目前产量还可以继续提升,打造知名度;也有品种正面临发展瓶颈,例如胡须鸡难以卖上好价”,张细权认为,品牌塑造是产业升级转型必不可少的一环,想真正把好鸡变为名鸡,还需要政策、企业和消费者继续合力,共建良好发展生态,讲好属于这只鸡的故事。
清远麻鸡
原产于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素为我国活鸡出口的小型肉用鸡之一。主要养殖区为广东清远、广东开平,两地产量占据全国七成以上。体型特征可概括为“一楔”、“二细”、三麻身”。“一楔”即母鸡体型呈楔型,前驱紧凑,后躯圆大;“二细”指头细、脚细,“三麻身”指母鸡背羽面有麻黄、麻棕、麻褐三种颜色。开发利用较早,具备很强的电商属性,食品加工潜力巨大。
惠阳胡须鸡
惠阳胡须鸡,原产于广东省惠阳地区,当前业内普遍把胡须鸡定位为高端小众,做精不做大。其外形特征为“三黄一胡”。“三黄”指全身羽毛、啄脚均为淡黄色或橙黄色;“一胡”指领下无肉垂或仅有一些痕,附有发达张开的羽毛,状似胡须。肉质中带有甜味,适合煲汤。
封开杏花鸡
杏花鸡,又称“米仔鸡”,产于广东封开县,属小型肉用鸡种。肉质特点是皮薄、骨细、纤维特别细,具有“玻璃皮、蔗渣骨”的美誉。杏花鸡养殖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早在1915年就销往香港等地,很长一段时内是广东出口的主要鸡品种之一。目前杏花鸡的产业化养殖主要由广东省内少数几家企业负责开发。
信宜怀乡鸡
信宜怀乡鸡毛黄、脚黄、皮黄,是标准三黄鸡,其驯化历史已经有两千年,堪称三黄鸡始祖。怀乡鸡分为大、小两型。大型鸡骨粗、脚高;小型鸡骨细、脚矮。怀乡鸡耐粗饲、、抗病力强,环境适应性极强,鼎盛时期信宜当地年出栏量一亿多只。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