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洗年澡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1月17日版次:13
| 家里家外 |
  过年需要做的事,像什么掸尘、送灶、祭祖、放鞭炮、吃汤圆、拜年、敬财神等等很多,其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儿时的洗年澡。
  “有钱没钱,洗澡过年。”这是母亲挂在嘴边的话。通常到了腊月二十几,母亲就会对我父亲吆喝:“再过几天就过年了,今晚赶紧用大锅烧水,给娃们洗个澡!”
  那时农村老家都是柴火灶,父亲朝大铁锅里加满水,再把灶堂里的柴火烧得老旺。不一会,水便被烧得滚开,整个厨房一下子变得暖和起来。母亲也早已摆好木桶,支起塑料浴帐,等父亲将滚开的热水倒进木桶,整个浴帐也迅速被腾起的热气撑起。这个时候,我脱去衣服躺入木桶,久不洗澡的我,沐浴在热水里,甭提有多惬意。
  在家用浴帐洗澡,虽然省钱,但比较费事,特别是稍不注意,身体一碰上浴帐,那种透心凉的感觉,很不是滋味。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再到年底,父亲就会带我去县城一家国营澡堂洗澡。
  那家澡堂紧靠县城百货大楼,快过年了,大家都想洗澡过年,要去澡堂洗澡,并非易事。印象中,父亲和我都要起个大早,等我们赶到澡堂,门口已排起了长队。站在冷冷的寒风中,好不容易挤进门帘子里,整个人顿时像钻进牛棚一样暖和。
  挤进澡堂里间,小木床上躺满了已经洗过澡,却仍不肯穿衣服走的浴客。跑澡堂的通常是一个老头,只要见有人从澡池子里出来,他立马递上热气腾腾的毛巾,一边帮忙揩去身上的水珠,一边催促说:“赶快穿衣服,这儿没地方再躺了!”可那些浴客只把老头的话当耳旁风,依然往小木床上挤,懒洋洋地躺着,这让澡堂外边等着进来洗澡的人急不可耐。
  脱去衣服,进入浴池,只见池内人满为患。浴池的边沿,也坐满了已经泡好澡,正在等待擦背的人。在那个年代,能进县城澡堂洗澡,已是一种享受,花钱擦背更是一种奢侈。父亲定是舍不得花那冤枉钱的,等我在池子里泡得差不多了,父亲便将我按倒在池边的台子上,使出浑身力气,把我从上到下擦个干净,全身好像脱了一层皮,顿觉神清气爽。
  澡堂虽说是个公共场所,但嘈杂声,吆喝声,此起彼伏,清静不得。澡堂又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在大堂里,在浴池边,在小木床上,家事国事天下事,调侃说笑,插诨打科,大家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洗个澡过年,儿时的这种记忆,转眼已成怀想。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大街上车水马龙,那种国营澡堂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不见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被冠名为某某温泉、某某水都了。现在家家都有了燃气热水器,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家洗澡,那些街上的水都之类,倒成了洗浴娱乐中心了,过年再也看不到排队洗澡的情形了。
  虽说现在可以在家里洗澡了,但喜欢泡澡和擦背的人,还是要到外面的澡堂子里去。尤其是快过年了,泡一把,擦个背,搓一搓,干干净净过个年,以这种形式辞旧迎新,仍然是人们过年习惯做的事。
□钱永广

下一篇:全职女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