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春节果蔗天天售罄,15元/根供不应求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2月14日版次:07

  曾慧萍在蔗地收获果蔗。

  砍蔗、装蔗、出摊……果蔗上市以来,惠州市博罗县福田镇荔枝墩村蔗农曾慧萍每天早上6点起床,忙到晚上8点才回到家中。
  自疫情防控新政实施以来,市场回暖,商超、农贸市场的人流逐渐多了起来,曾慧萍的果蔗销量自然也就旺了起来。连日来,她都是早上满车而出,晚上售罄而归,忙得不亦乐乎。这也是荔枝墩蔗农近期忙碌的真实写照,浓烈的人间烟火气让幸福写满他们的脸庞。
  笔者在荔枝墩村看到,甘蔗地里的黄皮果蔗长势良好,一根根粗壮、笔直的果蔗随风摇曳,好一派丰收的景象。荔枝墩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新科自豪地说,荔枝墩果蔗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因其皮薄爽脆清甜而远近闻名。
  荔枝墩村的果蔗基本从10月底开始上市,一直持续到来年清明节前。这段时间荔枝墩村的蔗农都有序地忙碌着。曾慧萍就是其中一位,如今,她已是有10多年种植史的“老蔗农”了。插种、拔草、拨叶、上土……曾慧萍样样精通,也都亲力亲为,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果蔗的成长。正是如此,她种植的果蔗品质优良,深受顾客的喜欢。
  每年进入11月中下旬,曾慧萍的果蔗都会如期上市。荔枝墩果蔗以田头批发和蔗农自己零售为主。相对于田头批发,荔枝墩人更倾向于自己运到市场零售。曾慧萍也不例外。
  自2022年12月以来,曾慧萍每天都是早晨6点起床,洗漱完毕就到地里砍甘蔗,装车拉去园洲中心市场销售,单程一趟需要40分钟。每天上午,她都自己备好午餐带过去,中午直接在摊位上用餐,忙碌到晚上才回家。每天,她都要砍五六十根甘蔗,至少有五百斤重。她笑笑说:“习惯啦!生意好的话,生活就有奔头,啥苦都不是苦。”
  眼下,疫情防控新政实施,每天市场都热热闹闹的。曾慧萍介绍,人多就意味客户多,她的甘蔗以根为单位售卖,每根售价15元,基本每天都会卖完再回家。“忙完,看到空空的车子,心里美美的。”
  春节前后是荔枝墩果蔗售卖的黄金期,这也跟当地的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荔枝墩村妇联主席曾桂双介绍,有这些喜事的家主至少需要挑一对品相最好的甘蔗藏在屋里,这些甘蔗需要有头有尾,预示着做事有头有尾,甘蔗一节一节的也象征着生活、工作节节高,“这些甘蔗一般38元一对。这时,蔗农的甘蔗也就成了抢手货,现在村民已陆续开始订购了。”
  像曾慧萍一样,荔枝墩村的蔗农也都在忙碌着,充实而幸福。眼下乡村的全面振兴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
  作为荔枝墩村的一张农业名片,荔枝墩村的“两委”干部也在谋划着荔枝墩果蔗品牌的打造和升级之路。曾新科介绍,荔枝墩村坚持传统种植,以绿色的精耕手段,让荔枝墩果蔗的品质有口皆碑。但销路上仍是靠传统的零售和批发,受市场的制约比较多。“我们希望通过乡村旅游或者深加工等方式,让荔枝墩果蔗实现大的转变,也让蔗农的收益更有保障。同时,计划通过申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进一步深耕果蔗种植,打响荔枝墩果蔗的品牌。”       □李燕文
  曾慧萍在蔗地收获果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