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再创广东“三农”工作新奇迹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2月16日
版次:
02
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迎来有力抓手。2月13日,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穗召开,会议聚焦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动员全省加快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了专门部署。作为GDP总量连续34年全国第一的经济大省,广东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尴尬——面积占全省70%、人口占全省45.5%的粤东西北12市,GDP仅为全省20%,人均GDP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农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与兼容性,正确处理“县——镇——村”之间的关系,才能打通经济内外循环,带领千百万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在群众期盼中挖掘发展潜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0月视察广东时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从人口数量看,全省农村常住人口3200多万,占全省总数的四分之一;从收入数据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98元,远低于城镇的56905元。农村收入来源单一,农业产业链不畅,导致镇域县域经济活力不足。广东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就是以县域经济为契机,为城乡人才、技术、资金互动创造条件,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壮大乡村产业,提升这些地区的造血能力,进而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在科学谋划中激荡发展动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瞄准广东经济薄弱环节的对症施策,旨在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把村与村、镇与镇、县与县连成一体,构建出县镇村三级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新平台。鉴于广东各地资源禀赋迥异,这一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路线图”既已划定,接下来就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各县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市场激荡中逐步实现产业突围。
在团结奋斗中形成发展合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体现在看得见的GDP数字上,更体现在城乡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上。在此过程中,要坚持城乡规划“一张图”、城乡建设“一盘棋”,推动基础设施向镇村延伸。一方面,培养锻炼一批真抓实干、能抓会干的干部,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一体推进——既包括县镇村不同层级之间的统筹合作,还包括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另一方面,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参与,带领镇村两级和广大群众把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动能。
知行相资以为用。全面理解广东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背景及其意义,有利于各方澄清迷雾阔步前行。回望改革开放之初,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地区“摸着石头过河”,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如今,广东“百县千镇万村”站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相信也会交出一份耀眼的“三农”工作成绩单。
上一篇:
下一篇:
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广东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广东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