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六大院士为筑牢蓝色粮仓献策

智慧渔业高端论坛在湛江举办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2月16日版次:13

  智慧渔业高端论坛现场。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思敏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到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这是“海洋牧场”第四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广东发展深远海养殖注入强有力的定心剂。
  同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潘德炉、麦康森、林君、刘少军、陈松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校专家和企业精英齐聚广东湛江,参加由湛江湾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智慧渔业高端论坛,共商智慧渔业发展大计。湛江市副市长吴国雄出席论坛并致辞,湛江市政协副主席、湛江湾实验室执行主任欧先伟作主题报告。会上,中国水产业“最强大脑”频频输出,农业跨界力量纷纷赋能,为智慧渔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锦囊妙计。
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智慧渔业
  智慧渔业,即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渔业信息资源,全面提高渔业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过程,是降本增效、实现养殖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
  “发展深远海养殖势在必行,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养殖,是水产业发展的必然路径。”吴国雄表示,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构建智能化的养殖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养殖转型升级,提升整个深海养殖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能。
  湛江是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负10米等深线以外的海域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深海网箱3500个,占全省70%。拥有水产加工企业200多家,水产产业链年产值500多亿元。
  2022年,湛江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湛江市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要以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发展为方向,构建大产业、大平台的发展新格局,打造“蓝色粮仓”,实现“藏粮于海”。
  “智慧渔业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高文表示,年轻一代的渔业接班人要刷着手机干活,就得靠人工智能吃饭,希望能用多领域交叉合作把智慧渔业、海洋经济这件事做好。
  论坛现场,湛江湾实验室副主任严俊宣读《发展智慧渔业倡议书》。“我们联合倡议: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形成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区的‘科研+企业’的战略力量,深耕感知技术、夯实数字底座、打通数字链路、构建数据中心、深化智能学习、完善自动装置,创建智慧渔业海洋鸿蒙生态系统,实现深远海养殖可持续发展!”
全产业链驱动深远海养殖
  随着渔业产业升级需求驱动及政府扶持政策出台,深远海养殖产业虽然得到逐步发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进一步创新驱动深远海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遥感专家潘德炉表示,要融会贯通挖掘智慧的应用,重点抓好新型装备、通信网与数字中心建设三个要点。
  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全球2/3,未来的空间在哪里?中国工程院院士、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家麦康森强调,在蓝色牧场,未来的深远海。他希望各领域优势力量能通过智慧渔业,为未来真正要面临的劳动强度和劳动力人口下降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勘探地球物理与探测装备专家林君指出,湛江湾实验室发展智慧渔业具有水产发展基础、深远海装备技术与湛江油田能源支持等优势,未来希望通过产学研合作,智能感知探测技术相关的研究为深远海的智慧渔业探索作出贡献。
  “发展深远海养殖,看中的就是海洋广阔的领域和优质的水资源,这是发展生态海洋渔业最重要的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鱼类繁殖和育种专家刘少军希望,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能真正、扎实为渔业发展插上数字这个高科技翅膀,推动深远海渔业稳步向前发展。
  与此同时,深远海养殖鱼类品种的选择不仅要立足品种特性和环境适应性,还要考虑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鱼类生物技术专家陈松林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南海重要海水鱼类苗种人工繁育和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科研攻关,二是尽快建设本地区的海水域内遗传育种平台和繁育基地,培育科研团队和技术力量,三是加强海水域内育种技术创新,加快新品种研发进程。
湛江湾实验室助力科研创新
  湛江作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海水养殖大市,海水养殖产业优势明显,养殖业和加工业规模大、基础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产业集群,为深远海养殖和现代海洋牧场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驻点于此的湛江湾实验室,是粤西地区首个获批设立的省实验室。其立足地方和产业发展所需,探索与企业、高校院所等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这一新型科研组织形式,推行体系化科研创新,在深远海养殖体系的养殖平台总体、养殖智能化、优质鱼种育繁推、养殖鱼类精深加工、养殖服务保障、养殖平台能源自供给、通信与大数据等七大板块进行全产业链同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如海洋鸿蒙系统等自主可控,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助力深远海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论坛上,湛江湾实验室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与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鹏城实验室、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十家单位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齐声吹响向深远海养殖进军的嘹亮号角。
  智慧渔业高端论坛现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