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春日花朝节 享花样生活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3月09日版次:12

  2月20日,游客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的瀛洲梅园赏花游玩。 新华社图片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古往今来,国人爱花、赏花、惜花、护花,历朝有关花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书画艺术不胜枚举,诸多瑰丽的“花”文学、艺术、信仰、民俗等,可集中于盛极一时的“花朝节”予以呈现。
  花朝节,亦称“百花生日”“花神节”“花神生日”,为中国传统岁时八节之一。花朝节日期并不固定,有的区域是二月初二,有的为二月十二,有的则定在二月十五,盖因时、因地、因候之差别导致各地花期之不同,故而造成不同节期。
千年花朝的演变
  花朝节约发端于春秋末期一说,始自清代秦嘉谟《月令粹编》卷五中所引的《陶朱公书》:“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陶朱公为春秋越国范蠡于吴地的自号,故其书中所记载月令习俗带有明显的吴越痕迹,故有此推论。
  花朝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定型于唐宋年间,并盛行于明清。唐代春日“花朝节”与秋时“月夕节”相对。“花朝”是仲春百花齐放的大好时节,而“月夕”则处仲秋天高气爽,月明星稀之时,成为岁节中安排最妙的两个节日,凸显出中国人注重阴阳调和与自然和谐的时令观念。
  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以及经济的富裕,花神信仰因花卉业的繁荣而兴盛,在与花朝节日娱乐结合中逐步定型。宋人的花朝节,是初春的第一次大型出游与社交生活,听经、讲道、饮酒、吃茶、烹笋、作诗、听戏、裁衣、挑菜、赏花、斗草、扑蝶及谈婚论嫁等,娱神娱人,人神共娱。
  元代花朝节不仅在民间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且受到了官方前所未有的重视。元代朝廷专设“司农司”和“劝农使”等农业机构及劝农官员。花朝日劝农,不仅成为朝廷定制,也成为节俗惯例。至明代,花朝节官员放假一日被写入大明律例。
  清朝时花朝节俗更为丰富多彩,除了赏花、踏青、挑菜、宴飨等,还要分食百花糕、百花粥及饮百花酒,并相互馈赠。无论是百花糕还是百花酒,均来自农家辛勤的耕种。花朝自诞生就不仅是单纯的赏花之乐,而是与农业生产生计密不可分。花朝节,自先民对春日鲜花绽放的生命赞美,到对诸花神的想象创造,再到无数浪漫诗文的惜时奋进,最终返回至农家最为本真的生活。
崇花神与花神庙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民间祭祀花神,最早源自对花的自然崇拜。远古时期,先民对花的崇拜来自朴素的生命观,是对自然界中花卉春华秋实,强大的生命轮回与复始的生命力的崇拜。花是被子植物,拥有强大的繁殖能力,故花神被认为是掌管人类生育的神明,从而体现出了古老的母系社会的生殖崇拜。
  在花神的传说故事中,达成共识的女神共有两位,一位是女夷,另一位是花姑。女夷清丽高雅、玉净花明,潜心修炼为神后,主春夏长养、百花荣枯。《中国民间俗神》中记载的花姑,则是一位以种花为业的女子,因崇道奉祀魏夫人而一跃为花神。
  “农谚占卜,花谚兆丰。”除了掌管百花开放,花神还是主宰着农业的女神,祀奉她的不仅限于花农,还包括耕种庄稼果蔬的农人。农民常以花朝节之阴晴,以卜全年谷物、水果的丰歉,出于祈丰年的目的,来祭拜谷神、花神。农家为了祈求稼穑五谷丰登,于花朝节当日举行庙会庆祝,专门前往花神庙拜祭赛神。
  据方志记载,沪上多处建有花神庙。上海古猗园中,还保留着清乾隆五十三年,由地方人士募捐的州城隍庙灵苑,后改建为花神殿供奉花神。上海曾是中国的棉业中心,“花米行”中的“花”指的就是棉花,棉农在花朝日要祭拜花神来祈求棉业丰产。至今,沪上民间还留有吃“花朝团”的习俗,花朝团用糯米制成,形如汤圆,意在祈求棉花丰收。
  “花神灯”亦是花朝月夜一道独特的风景。此灯也称“凉伞灯”,通常以半透明油纸“谈笺”糊成,多呈伞形、六角,上镂人物、花卉、珍禽异兽。此外,沪上尚有采戴荠菜花(民间传说此举可保一年不头痛),男童蓄顶发、女孩穿耳洞等习俗,盖沿袭唐宋旧俗。
  民国时期,还出现一种奇特的风俗——花朝种痘,即于百花生日这一天接种牛痘以克天花,“南市豫园设有牛痘局,是日各处妇人抱儿来种痘的,不可计数。”究其原因,当地人习惯将种痘叫作“种花”,百花生日当天种花则花易生,那么是日种痘则痘易生。可见,花朝随时代发展生发出了新的节俗,而旧节俗亦在时代前进的浪潮中被淹没。
赏花经济重构花朝
  “春色平分已自奢,今朝风物更鲜华。”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大力振兴,赏花经济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引擎,花朝节迎来发展的新契机。
  2010年,花朝节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杭州花朝节在西溪复办,为西溪的旅游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价值。紧接着,2012年,武汉新洲旧街花朝节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现如今,花朝开遍大江南北,江苏苏州、江西南昌、北京、湖北襄阳、河南云台山、福建福州等地相继开始恢复花朝节,将花朝节传统节俗与文化融入到以花展为中心的节日主题中。此外,汉服元素也被加入其中,改造成为“汉服花朝节”。众多的汉服爱好者借此节日进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活动的展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花朝节所带来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不容小觑。
  2021年上海崇明岛的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以花博盛会为依托的花朝节,不仅再现了各地奇珍聚集一处的繁花集似锦,更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打造出了有趣好玩的沉浸式古俗体验,让市民真正体会到“蛱蝶悠飏闲自乐,丽天和日景迟迟”的花朝内涵。
  当代花朝节的创新与发展,使得这一传统节日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呈现出不同于历史的新风尚。历史中传统花朝节俗虽不能完全保存,但在当代社会语境,现代生活的创新与创意中,我们仍可重拾先民的传统智慧,快慢从心,深切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心中有花朝,便会诗意盎然,繁花簇簇。
□方云

上一篇:李鸿章杂碎

下一篇:世说新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