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0版: 畜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群体免疫+适当清群减群”可实现蓝耳病净化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黄毓茂: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3月18日
版次:
10
南方农村报记者 熊亚琴
“蓝耳病就是一个框,所有生产问题都往里装!”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黄毓茂近日表示,蓝耳病是猪病复杂的根源,把蓝耳病实现净化后,猪也会变得非常好养。
“蓝耳病的疫苗免疫主要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黄毓茂指出,细胞免疫记忆时间长,可以产生γ-干扰素等,CT8细胞也会发挥作用;体液免疫的中和抗体产生慢,维持时间短,有ADE作用(弱毒苗免疫程序难制定)。目前抗体监测与免疫保护不直观对应。
与猪瘟、伪狂犬等一旦阳性便终身无法通过免疫排除病原不一样的是,猪蓝耳病活毒(特别是疫苗毒)可以从体内彻底清除,这也是蓝耳病免疫净化的基础。黄毓茂指出,活毒免疫驯化后备母猪就是利用细胞免疫,反复免疫或使用灭活疫苗就是体液免疫原理。黄毓茂认为,相对防控而言,蓝耳病的净化反倒更容易一些。
他指出,猪蓝耳病控制难度大主要表现在带毒排毒时间长,可通过多途径传播,新毒株不断出现,免疫效果及交叉保护有限,破坏机体抗病力,继发并发感染严重等多个方面。而当前市售疫苗尽管在同源性或类似毒株具有确切的效果,在不同毒株之间有一定交叉保护,但挑战依然存在。
从弱毒疫苗来看,其挑战表现在疫苗毒株毒力减弱不如预期,残存中等毒力;弱毒苗免疫怀孕后期母猪易导致胎盘感染;疫苗毒在体内带毒排毒时间较长(21-35天),并可在猪群中及代次间水平循环传播(隔离条件差的场)等方面。此外,免疫程序较难制定,剂量也很难掌握。
从灭活苗来看,尽管其在刺激带毒猪发热等临床表现以及有效产生中和抗体,刺激高水平抗体产生,提升交叉保护效果等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有优势,但灭活苗免疫抗体产生慢,需多次免疫的缺点也同样存在。
如何实现蓝耳病的临床快速控制与净化策略?黄毓茂提出三大重点,包括批次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密闭猪舍等高安全性猪舍的结合;蓝耳病灭活苗的合理配合使用;合理免疫程序的应用,关键是保证猪群有免疫保护力而又不带活毒(包括疫苗毒)。
“蓝耳病净化并不难,利用‘群体免疫原理+适当清群减群’即可实现,但其中关键在于如何保持猪场阴性,及猪场转阳后的应急方案。”黄毓茂表示。
上一篇:
年盗400多只鸡 “专业偷鸡贼”落网
下一篇:
进货价几乎翻倍
上一篇:
年盗400多只鸡 “专业偷鸡贼”落网
下一篇:
进货价几乎翻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