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鸭苗行情来去匆匆 半月跌一半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4月18日版次:11

  当前鸭苗价格已逼近养殖户的成本线。

  上个月还享受暴利盛宴,转眼间又回到保本时刻。4月份白羽肉鸭苗价突变,遭遇崩盘式下跌。业内认为,随着供应的增加,短期内鸭苗价格可能继续下行。
鸭苗跌至3.2元/只
  3月中上旬,苗量偏紧仍是主要支撑因素,白羽肉鸭的苗均价在7元左右震荡,处于利润较好阶段。3月28日,山东种鸭联盟的报价为7.3元/只。
  然而进入4月,市场风云突变,苗价快速下滑,几乎每天都在下跌。截至4月14日,山东种鸭联盟的报价已经回落至3.2元/只,不足半月前的一半。这一价格也逼近了养殖户的成本线。
  对此,中国畜牧业协会水禽分会副秘书长程好良表示,鸭苗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较大,4月份以来,鸭苗量迅速增加,目前已达1100万只/日,处于供需平衡点上,随着供应的增加,鸭苗价格可能继续下行。此外,鸭肉小白条价格,几无盈利空间,市场需求不足。“猪肉价格低,也是影响肉鸭主产品价格涨势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肉鸭盈利主要靠副产品。”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鸭业分析师贺丽明同样表示,3月下旬,主产品库存相对较高,试探落价,副产继续上涨乏力,普遍出现促销政策。“经销商看空后市,买涨不买跌,消费端暂无实质性回暖。”
  对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走势,养殖户感受颇为深刻。滨州一养殖户刘先生表示,“市场比较难以琢磨,希望后市苗价不要跌得太惨,长期亏损的日子实在太难受了。”
  潍坊种鸭养殖户周少杰表示,现在整个市场鸭苗产量确实增加了。“我这里产量不是太大,订单还可以。”对于后市鸭苗价格,他认为,“不至于像疫情期间那样跌到1-2元/只的白菜价。”
  上市公司方面,华英相关负责人表示,副产品月初降价一次,4月13日又下调了一次,鸭肉刚刚下调了一次价格。“公司产品价格比外面好一些,现在市场供大于求,走货情况不是太理想。往年3、4月份本身就是淡季,5月份会好转,今年淡季持续时间可能长一些,预计6月份左右行情会好转。”
  新希望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鸭肉行情随行就市,但因为公司鸭业板块属于全产业链,从祖代种鸭到鲜肉一体化运营,今年截至目前,效益比肉鸡板块要好一些。
产量大幅度回升
  今年以来,白羽肉鸡产业链景气度一直处于升势。在4月份,鸡苗、毛鸡价格得以高位维持,同样是肉禽的白羽肉鸭,为何短期内疯狂降价?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鸭苗跟鸡苗不同,祖代完全控制在国内,不受引种量限制,并且目前祖代存栏非常充足。此外,肉鸭驯化时间较晚,许多性状可以很好地遗传。“每逢鸭苗价格处于高位,会有一部分人把商品代肉鸭当父母代肉鸭来养,这样养殖出来的商品代肉鸭,虽然品质差点,但是能用,白羽肉鸡则无法如此操作。”
  此外,该人士表示,种鸭养殖跟种鸡养殖行业格局不同。前者多以中小散户为主,许多人对产能缺少长久持续的规划,看到行情火热,会迅速通过换羽、延长老鸭产蛋时间等扩充产能,导致市场短期爆量。后者的市场集中度较高,规划和举措更具备长期性。
  2月初,鸭苗的产量为800万只/天,市场缺口40%,当时,刘长胜认为到10月份才能恢复至1200万只/天的供需平衡点。没想到,4月份,鸭苗产量已经大幅度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鸭肉、鸡肉虽然同为禽肉,但在受猪肉价格的影响方面,鸭肉关联度要大得多。“鸡肉工业属性更强,从2015年开始,我们统计发现,鸡肉价格走势跟猪肉关联度就很小了。”圣农发展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
不宜“卷”产能
  据刘长胜统计,这三年未亏损的种禽企业不超过2%,现在很多企业仍有资金压力。“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去盲目过度扩张。”2月份,刘长胜曾表示,活下来的企业都不容易,要警惕悲剧重演。
  回顾上一波鸭周期,2019年鸭苗曾触及9元/羽的高位,很多业内、外行看到暴利,疯狂上量,商品代肉鸭充当种鸭等乱象不断上演,造成饲料浪费,行业迅速供过于求,亏损弥漫。
  再看终端消费市场,疫情过后,消费复苏弱于预期,叠加猪肉价格低迷,行业短时间疲软的形势难以扭转。刘长胜表示:“下半年的市场不确定因素在迅速增加,形势将会有较大变化,种鸭从业者需要迅速分析形势、调整思路。”
  他建议,养殖户需要及时快速地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换羽和延养的数量,并及时下调对下半年的市场行情的期待值,避免因决第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公司已调整了计划,原计划淘汰20万只左右种鸭,现决定于本月13-15日开始(在)内蒙古淘汰27万只左右,(在)临朐淘汰8万只左右,共计约35万只左右。”
  周少杰同样表示,他目前准备进一步淘汰老龄鸭群和低产鸭群,确保自身风险可控。
□肖良华
  当前鸭苗价格已逼近养殖户的成本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