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稻田飞防除草 周边作物几乎全遭殃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4月25日版次:07

  冬瓜受药害影响出现爆裂。

  南方农村报记者 钱普贵

  近日,广东廉江市横山镇中南村种植户莫先生向记者反映,他今年种的黑皮冬瓜有了麻烦。隔壁的水稻田用无人机喷洒除草剂,导致他种植的62亩黑皮吊冬瓜出现不同程度损毁,预估产量损失达40%。同样,水稻田周边的其他作物也出现药害。植保飞防产生的药害纠纷再次引起关注。
除草剂漂移惹的祸
  莫先生告诉笔者,靠近冬瓜地的水稻田用无人机打农药,风一大就把农药吹到了他家的冬瓜和甜玉米地里。这个连片的水稻田喷洒了一种名为苄嘧.丙草胺的除草剂。这种除草剂对水稻没有害处,但是对冬瓜危害很大。
  “水稻田和我的冬瓜地接壤,他的在东面,我的在西面,距离一米左右,接壤宽度300米左右。4月2日下午3点至7点,陈春用无人机喷施“苄嘧.丙草胺”封草剂对水稻进行除草,导致我种植的62亩黑皮冬瓜不同程度损毁,严重的冬瓜不规则爆裂,目前预估产量损失达40%。”莫先生说到。
  不仅是冬瓜、甜玉米,与水稻田相邻的番薯育苗基地和百香果也不同程度受影响。
  湛江硕然农业有限公司罗景荣在铺洋村种植300多亩紫薯苗。他本计划4月10日将紫薯苗供应给农户种植;不想此次喷药事件完全打乱他的供应苗木计划。受药害影响,他的番薯苗出现明显的病班、黄叶现象。罗景荣表示,这次受损180多亩,一亩地出苗3.5万株左右,按照0.07元一株苗算,预计损失40多万元。
  此外,位于水稻田正北方向的百香果也出现问题。4月2日使用无人机对水稻田进行除草作业后,次日就发现百香果生长异常。百香果部分心叶、嫩梢及嫩叶出现黄化、斑驳,扭曲变形等症状,症状由南向北逐渐减轻。
  4月6日上午,种植户梁沛、罗景荣等向廉江市农业农村局反映相关情况。当日下午,廉江市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股组成专家组,在横山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干部的陪同下,一起前往横山镇铺洋村委铺洋村进行实地调查。
  廉江市农业农村局调查发现:冬瓜地位于水稻田正西方向,紧邻水稻田。冬瓜座果期,嫩梢出现扭曲变形、枯黄、硬化,部分叶片萎缩、斑驳,嫩瓜出现弯曲变形等症状,部分膨大期的果实出现裂瓜现象,症状由东向西逐渐减轻。经询问,施药方4月2日使用无人机对水稻田进行除草作业,所喷施的除草剂为苄嘧.丙草胺,3日申请方发现冬瓜生长异常,施药当日为阴天,吹东南风。
无人机飞手需专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袁会珠一直从事飞防药剂研究,他表示,利用无人植保机喷药时一定要注意药液飘逸所造成的药害。植保无人机喷雾雾滴会受风速、风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更与雾滴粒径大小有关,细雾滴更容易发挥药效,但更容易产生漂移。在1米/秒风速,高3米的情况下,10微米粒径的雾滴最远可漂移1000米,而大粒径雾滴虽然不易漂移,但不利于药效的发挥。
  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一般距离靶标作物3-5米左右,药液雾滴小,稍有微风即可导致药液飘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一老师介绍,有些农药具有易挥发特性,即使是人工手动打药都可飘移300米以外,运用无人机喷洒则会加剧飘移速度和距离。
  目前,市场上的无人机作业团队,基本上是以飞行操作手为主,植保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对病虫草害的识别、流行规律、防治时期、防治阈值、用药品种、剂量、配药程序及方法,临近作物及下茬作物药害规避等技术不甚了解,极易导致事故及纠纷频发。
  “植保无人机在作业区域上空喷洒农药的过程中,农药极易因空气流动而漂移到周边,若作业区域周边(至少500米内)存在虾稻田、鱼塘、蜜蜂、蚕、蔬菜等易遭到农药损害的水域、土壤、植物和生物,必须充分告知飞手。”一名做多年飞防的行业专家提醒道。
  冬瓜受药害影响出现爆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