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0版: 种业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种业阵型企业发展要找准方向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5月04日
版次:
10
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迎
随着种业振兴行动全面推进,我国种业企业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势,尤其是“国家阵型种业企业”。虽有外部环境支持,但打铁还需自身硬,阵型种业企业如何强化优势,如何突围?近期,信用骨干企业家论坛上,十余位国家阵型种业企业齐聚一堂,共谋发展之路。
数字化浪潮席卷种业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数字化浪潮也在悄悄席卷种业。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高科”)执行总裁宫俊涛介绍,隆平高科斥资超1亿元,探寻种企数字化方法论。通过科研、种植、采购、加工、销售、服务、管理等全流程优化,隆平高科构建了20余个涵盖“育繁推管服”子系统,布局业务线和管理线“一横一纵”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以数字化提升软实力。实践发现,PDCA工作机制、DTMO(数字化转型管理办公室)等数字化底座能够有效协助企业实现防范风险、协同业务、控制投入产出比。
变革的涟漪还体现在原始创新中。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级总监余谈阵介绍,先正达摸索建立了种质资源安全保护体系和商业秘密存证体系,以封闭管理、信实分离等管理原则,完善关键环节留痕,解决商业秘密保护中的举证难题,助力实现行业内的优质资源广泛测配。同时,先正达搭建燎原平台,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技术、防伪溯源追踪技术结合维权管理团队力量,实现数字化品种监管。中种集团也正建设高精度测试网点,搭建种业共创平台STS。
核心竞争力是品种创新
“中国种子企业要找准发展方向,盖大楼还是盖别墅?”隆平高科总裁马德华指出,当前制度与技术变革促进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头部企业持续受益保持创新动力,品种持续推出能力增强,并持续开展资源整合及产业并购。隆平高科明确大楼、别墅建设思路并举的发展思路,将夯实水稻、玉米产业高楼,推进产业升级,并强化蔬菜、杂粮等特色产业别墅群,构建更多小而美的隐形冠军产业。
以常规稻麦种业为主体,以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组成的双杂种业和蔬果种苗为两翼,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付祥介绍,公司将以稳总量、调结构、提效益为导向,提高稻麦种业自主经营比重,扩张省外市场,全力扩量增效。据了解,大华种业依托垦区建成高标准繁种基地70多万亩,基本建立纵向一体化管控和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运营管理模式。
登海种业七次创造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两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深究其因,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颜理想表示,将科研育种和技术创新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是登海种业常年坚持的发展理念,也是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目前,在做大做强玉米种子产业化的基础上,登海种业不断拓展多元化发展,特用玉米、小麦、蔬菜等市场份额扩大,并结合蝴蝶兰项目等打造许多市场爆品。
北京创种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种质创新与性状创新开发了高产优质类、中端优质类、高端优质类等产品。大北农集团北京创种科技常务副总裁、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阳庆华表示,育种一定要和市场需求相结合。
延伸产业链稳健扩张
随着政策导向与技术升级,农业生产资料需求也在发生改变,种业企业正由产品竞争向研、产、供、销、管、人等全方位竞争。
以马铃薯种业为核心、现代农业服务为延伸、食品加工为龙头,雪川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实现集“育、繁、推、储、加、销”为一体。打通全产业链后怎么做?雪川农业集团总裁王楠介绍,雪川复制全产业链模式,正在实现更稳健的扩张。“全国布局,分散种植,能够有效减少了自然风险。未来五年内,我们将新增3~5个新工厂和基地群,选址包括国内马铃薯主产区、一带一路国家、非洲和南美。”
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爱华介绍,领导干部有五项基本要求,即懂公司、有目标、会算账、有办法、有预见。目前九圣禾以市场机制为纽带,将商业化研发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市场化营销服务体系联结成整体,统筹建设协同发展。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荃银高科”)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琴表示,荃银高科围绕市场需求,延长产业链探索,开展订制化品种研发。“如牧企的需求主要在农产品原料的淀粉、蛋白质含量高一些,我们专门成立了青贮饲料团队,在品种研发时也更有的放矢。”
目前,荃银高科不仅与牧原股份、君乐宝、现代牧业、光明牧业等牧企开展合作,提供适宜青贮产品,还与四川农科院等开展合作,为酒企选育酿酒专用的软质小麦、糯稻、高粱等品种。“产业链合作倒逼我们在育种方向上选择更适合市场的品种。”张琴说。
上一篇:
水稻细菌性病害 秧田防治是关键
下一篇:
防范强降雨 加强病虫防控
上一篇:
水稻细菌性病害 秧田防治是关键
下一篇:
防范强降雨 加强病虫防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