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下一版 >>

发展县域工业经济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广东发文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5月30日版次:01

  《意见》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壮大岭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新华社图片

  南方农村报记者 黎祖瑜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要怎么做?“三农”工作劲往哪使?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给出指引。
  《意见》明确,到2027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进步,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到2035年,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成效,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美丽广东基本建成,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推动扩权赋能强县

  《意见》提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锻造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一是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立足功能定位,引导各类县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发展县域工业经济,扶持一批10亿元级企业、建设一批亿元级项目。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微生物产业、文旅康养、农村电商等优势特色产业与新业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便利优质工业品下乡和鲜活农产品进城。健全县级财力保障长效机制,强化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投入保障。推动扩权赋能强县。
  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乡镇综合服务功能,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建设美丽圩镇。发展城乡学校共同体、紧密型医共体、养老服务联合体,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三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壮大岭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是强化区域协同联动。创新区域帮扶协作机制,实现对口帮扶协作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市全覆盖、新型帮扶协作机制在粤东粤西粤北各县(市)全覆盖。深入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加强陆海统筹,一体谋划海洋和陆地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和省际边界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加强与周边省份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对接联通和交流合作。
实施“民生十大工程”
探索共同富裕路径

  《意见》提出,实施“民生十大工程”,积极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群众。
  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健全为民办事长效机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产业技能根基工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优化初次分配格局,健全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开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统筹层次和待遇水平,推动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转向“人群全覆盖”。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转移支付机制,大力发展公益慈善。
实施粮食安全强基工程
遏制地方新增隐性债务

  《意见》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守住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底线。
  坚守粮食安全底线。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实施粮食安全强基工程,深入开展农田整治提升行动,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深入实施“粤强种芯”工程,推进优势种业基地建设,打造国家级生物育种中心。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工作。
  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方面,《意见》明确,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意见》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壮大岭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新华社图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