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冠脉内功能学技术 精准反映心梗程度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6月06日
版次:
12
近日,封开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洵教授带领下,为2名患者进行心脏冠脉精准介入诊疗。据了解,采用全新一代冠脉内功能学技术—恒定阻力比(cRR)技术,能够精准反映冠脉病变导致的心肌缺血程度,避免不必要的支架植入。
55岁的冠心病患者孔先生,术中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中段狭窄75%,按冠脉造影标准,符合支架植入指征,但进行了功能学检查后提示前降支恒定阻力比(cRR)为0.95,无显著心肌缺血,未予植入支架。
61岁的谢女士是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冠脉造影见右冠近段狭窄80%,前降支近段至远段弥漫多处狭窄。经冠脉内功能学检查,右冠cRR 0.93,无需植入支架,前降支cRR 0.72,主要的压力跃迁出现于前降支近中段,在近中段植入两枚支架后再次评估cRR为0.90,远段无需再植入支架。功能学指导下的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既有效纠正了心肌缺血,又避免了在血管内植入过多支架。
据了解,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只能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图像分析,无法对心肌缺血程度进行准确判定,而冠脉内功能学指标可以精准反映冠脉病变导致的心肌缺血程度,用客观数据说话,指导医生判定是否需要在冠状动脉植入支架,避免不必要的支架植入,并可对植入支架的效果进行评估。目前,已有多个大型临床研究证实,采用冠脉内功能学指导的精准介入诊疗可以大幅提升患者获益,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 □唐锦洪 徐浩桓
上一篇:
重症心衰病患植入“人工心”
下一篇:
前置胎盘分娩出血量6000毫升
上一篇:
重症心衰病患植入“人工心”
下一篇:
前置胎盘分娩出血量6000毫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