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6版: 产业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增城丝苗米 再获“国字号”殊荣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6月13日
版次:
06
南方农村报记者 钟海芳
日前,农业农村部官网公示了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广东增城丝苗米文化系统入选50项传统农业系统,列入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
广东增城丝苗米文化系统是以稻作文化为重点、内涵特别丰富且极具南亚热带地域特色的农业生产系统,其保存至今的稻作农业遗址、稻米品种(种质资源)、栽培制度、管理技术、轮作间作技术以及相关民俗活动等丰富文化遗产事项,为当今中国稻作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参考和产业发展样板。
增城是丝苗米的发源地,从9000年前的野生稻,到现在万亩稻田飘香,增城丝苗米生生不息,享誉海外,先后斩获中国、国际农博会金奖,全国优质稻品种金奖等国内、国际多个荣誉,是广州市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019年增城被中国粮食协会行业授予“中国丝苗米之乡”称号。
一粒小稻种,蓬勃大产业。2018年以来,增城立足丝苗米产业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标,依托国家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2022年,产业园辐射带动农户2600户,促使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38948元,高于全区农民平均收入15.1%。目前,增城丝苗米种植规模有14.47万亩,年产量5.17万吨(居广州首位),产值近1.85亿元,丝苗米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稻米。
上一篇:
一盏茶里看“非遗”
下一篇:
去肇庆七星岩 骑着“父兰号”看世界
上一篇:
一盏茶里看“非遗”
下一篇:
去肇庆七星岩 骑着“父兰号”看世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