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下一版 >>

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全面提升质量效益

工业化思维助清远农业“焕然一新”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6月22日版次:01

  英德红茶智能化生产线。 通讯员供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 张妮静 李维康
通讯员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蝉鸣鸟啼,水草丰美。夏花绚烂,夏木繁茂。在清远,田地里,无人机在上空盘旋,厂房中,加工的机器声轰隆。在清远,无论从生产、加工,还是销售,农业产业的发展格局焕然一新。请从业者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清远农业产业,有人说:“专业化”,有人说:“有奔头”,更多的人说:“焕然一新”。
  作为广东省农业大市,清远“焕然一新”的起点,是2022年。这一年,清远全力推进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温文星介绍,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着力推动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西牛麻竹笋五大百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百万农民持续增收。
  一年来,清远五大产业综合产值增长10%,其中连州菜心增长116%,麻竹笋增长30.3%。越来越多的清远农民感受到了农业产业带来的实惠与活力。2022年,清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3元,同比增长4.8%。清远以工业思维、系统思维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打出一记高质量发展冲击波。
身份变了◥>
从“泥腿子”到新型职业农民

  “现在全部是自动化,一个人可以管理四五百亩农田。”“95后”村民陈辉河是连州菜心的种植大户,几年前,他还只能靠跑船勉强维持生计,如今管理着30多人,年收入超过20万元。
  2018年以前,陈辉河还在珠三角地区跑船,一年收入只有4万多元,如今不仅收入翻番,还建立了自己的团队。“单是我们合作社的分红,一年就有十几万元。2022年菜心行情好,年收入比2021年上涨20%。”陈辉河说。
  发挥职业农民的“职业”优势,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清远以工业化理念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具体做法之一。通过支持年轻人创业等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有知识、有理想的年轻人回到家乡。眼下的农民,也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操持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而是积极参与到现代农业生产中,包括衍生出来的各个领域。从种地为了生存、吃饭,到把务农当成一份工作,在清远,“农民”已从身份转变成了一份职业。
心态变了◥>
从“各做各的”到统一行动

  单纯的产业化使得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无法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产业适度规模化是清远以工业思维做农业上必不可少的一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