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端午艾草香 驱虫防疫疾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6月22日版次:11
  端午时节处于夏至月,是一年中阳气最足、又是阴气起始之月。正是阴阳交替之时,气候变化,疾病易发,并且时值盛夏,随着气温升高,气候多雨,湿热加重,百虫滋生、病毒细菌流传。因此民间端午节,老百姓都在家庭大门外挂上辛香的艾草,以防病菌、蛇虫等邪气入侵,以保身体健康平安。
  《本草纲目》记载,艾叶温中,逐冷,除湿。其为菊科植物艾的叶,性苦、辛、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止咳平喘、止漏安胎、燥湿止痒等功效。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可谓“内外兼施”。
  ◇艾叶内服
  3-9g,可温经散寒、调经止痛、止血安胎。
  艾叶菜团:采摘新鲜的艾叶(特别是端午节前后的艾叶,清嫩味鲜,可开胃健脾、增进食欲),洗净切碎,放适量面粉,用水和适量盐揉成面团,做成鸡蛋大小的艾叶菜团,入锅蒸熟即可食用。
  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胎。
  艾叶红糖饮:艾叶15克、生姜5片,大枣5枚,红糖适量,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煮10分钟即可。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主要用于虚寒痛经、胃脘冷痛等。
  艾叶糍粑:新鲜艾叶250g,糯米粉适量500g,馅(花生、芝麻、白砂糖)。将新鲜的艾叶,放在热水里焯10分钟,捞出后泡在凉水里反复冲洗,直至无苦味,挤去水分,剁碎。将剁碎的艾叶放进锅里加少许食用油炒香,炒好的艾叶加入糯米粉、适量白糖,倒入烧开的水,充分搅拌,待温度下降后,揉成艾叶糯米团。取小块艾叶糯米捏薄放入馅料并封口,捏成圆团,放在清洗好的大树菠萝叶或柚子叶上,蒸熟食用。
  功效:健脾养胃,益气补血,温经散寒。
  艾叶母鸡汤:老母鸡1只;新鲜艾叶50克。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加水炖约40分钟,加少许盐油调味,分2-3次食用。
  功效:益气摄血,健脾宁心安神。用于体虚不能摄血所致的月经过多,心悸怔忡失眠,少腹冷痛等。
  艾叶煎鸡蛋:把新鲜艾叶洗净剁碎,加入鸡蛋搅匀,加入适量盐、胡椒粉,锅烧热加油,煎熟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
  ◇艾叶外用
  可温煦气血、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祛湿止痒、安神助眠、驱邪避秽,防蚊虫等。
  制作艾条:进行艾灸,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扶阳救逆等。以治疗风寒湿痹、四肢关节疼痛、脘腹冷痛等病症。
  制作香囊:艾叶加藿香、佩兰、白芷、石菖蒲等芳香类药材,制作成香囊,既可入脾胃经,醒脾化湿,又可防蚊辟秽。
  制作药枕:安神助眠,祛风湿,杀菌。
  泡脚:治疗虚寒怕冷、四肢不温,或者脾胃虚寒、大便溏、食物难消化等。
  洗浴:适用于产褥期。产后气血虚弱,腠理疏松,容易受风寒,出现怕风怕冷,身痛等症状,用艾叶煮水洗浴、洗头,泡脚以理气血,祛风寒,防治产后身痛。
  熏洗:艾叶配花椒、防风等药材煮水熏洗患处,治疗湿疹、疥癣、阴痒等。
  艾叶好处多多,但也不是人人适用。体质湿热、实热或阴虚火旺的人,应禁用或慎用。艾叶食用也要适量,食用过量容易出现咽部干燥,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邱少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