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从瓦子街归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6月29日
版次:
12
如今的福建上杭县瓦子街。
瓦子街是我父亲上下几代人的祖地情结,也是生生不息的客家族裔寻根溯祖的纽带。
我还未入学识字时,就见父亲手臂内侧、家中雨具、大件农具上写着“宝树”“东山”,有时还连着“瓦子街”,父亲一一教我发音和描摹。当我拜孔子入学后,我才知道宝树(陈留)——东山(会稽)——瓦子街,是我们谢氏祖先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从中原南迁的重要路径。我老家当年也为一方望族,祠堂供奉厨就供奉着“神一郎”“神二郎”“神三郎”的祖先神位牌,里面珍藏着族谱。据说,我们的近祖就是从“瓦子街”迁来后发迹的。但是,瓦子街在哪里?在特殊年代,以前的族谱已被烧毁,不得而知。
2017年粤北谢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宗亲们热烈探讨祖宗源流,但大家都未亲自到过瓦子街,弄不清老祖宗的来龙去脉。曾有位记者作过探索,推断“瓦子街”应在福建龙岩——上杭——永平一带。一位相好邀我“五一”后外出走走,我一口答应并商定寻宗问祖+台海沿线城市自远而近的旅游线路。一到厦门,我就向酒店人员打听瓦子街的信息,龙岩中山路诺庭酒店一位热心服务员说:“瓦子街?似听说过,待我傍晚告诉你。”果然,她主动递给我一张纸条:“瓦子街,上杭L7路……”我的心多了一分踏实和急切。
车子在崇山峻岭和连连的隧道间奔驰,把“上杭南”抛之身后。司机在一繁华街口骤然停下,说:“到了。”我们匆匆卸下行李,正思考着下面的行程,一转身,一块一米多长一尺多高的石板正压在街口中央倾向我们。石板上凸显着大气端庄的三个大字:瓦子街!我细细看着,触摸着,趁着亮丽的傍晚霞光,我把老祖宗呈现在瓦子街的足迹,一一记录起来。
瓦子街大街(又名解放路)自东而西满载着浓浓历史积淀和时代繁华,街中央保留着座座古建筑:王阳明《时雨记》、红四军八大会址太忠庙、流芳牌坊、历史文庙、华喦塑像……瓦子街中路南侧还有邱逢甲师范传习所。与瓦子街中路形成十字交叉的瓦子街老街,大体保持着古时的架构,虽显狭小,但依傍着西侧的临城河,自北而南,成为了当地最为繁华拥挤的美食步行街。
一桥飞挂东西,临城河西侧,便是临城镇龙翔大道客家族谱博物馆等大型建筑群。博物馆内珍藏着170多件客家姓氏3600多部20000多册客家族谱,还有各种客家历史资料和文献,充分印证了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繁衍播迁历程。
可是要问,在那艰难的历史年代,这支客家各姓先民,何能迁来闽粤赣蛮荒一隅并繁衍壮大?
回顾历史,登上临城河岸瞭望亭眺望,便可一目了然。
据有关史料记载,客家民系的形成约在唐末元初,前后约三百余年。当时接连发生黄巢农民大起义、靖康之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大批客家先民逐步移入闽粤赣边区,形成以南迁汉人为主体的客家民系。
闽粤赣边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属亚热带气候。莽莽苍苍、重峦叠嶂的山脉,把现在以瓦子街景区为核心的平缓丘陵围成一个偌大盆地。这里资源丰富,雨水充沛,光照长,土地肥沃,涧水汇入黄潭河(现临城河),为客家先民提供了生活、农耕、航运有利条件。客家先民还带来中原先进农耕技术和文化,这片荒凉的土地,便成了客家先民的福地。特殊的自然环境,还成为客家先民逃避战火的世外桃源。后来人口急增,一隅之地难以承受人口急增的压力,一些客家先民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又开始新的迁程。
客家先民在此得以休养生息,发展繁衍播迁,实为天时地利人和使然。
走进上杭县客家族谱博物馆,我深为上杭人民尊史爱史和撸手大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气概所感染,更为客家先民在上杭这古老大地的光辉足迹感到敬仰和自豪。博物馆宏伟协调,展品丰富翔实,深得专家和国内外客家裔孙好评和挚爱。
客家族谱是中华谱牒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她伴随着客家先人繁衍迁徙的脚步,记录下客家儿女世代相传的血缘脉络,成为客家子孙难以割舍的祖地情怀和世代珍藏的家族档案,被列入最具文献价值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以瓦子街景区为核心的福建上杭县,是客家民系成长的摇篮,是海内外相当一部分客家人(如韶关、粤东西、桂东南、台湾的客家群体)族谱上记载的祖籍地。随着客家裔孙的繁衍播迁,客家民系已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艰苦创业、家国情怀为要义,内化于心的客家族品德情操,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根基。
沉睡于历史的瓦子街(巷、坪)重现上杭,为世界客家乡亲提供了一个寻根谒祖、旅游观光的崭新平台。
我带着一路的艰辛,带着父辈上下几代人寻宗问祖的情结和客家各姓子孙对祖地的情思,终于踏上上杭瓦子街这古老、神奇、景仰而又生机勃勃的土地,经过两天日夜探索,把客家各姓先祖不息顽强发展繁衍播迁的足迹,一一铭记于心。至此,悬挂心头半个多世纪的思祖情结和血缘密码终于解开。今天,我可释然而回了!
□谢掏
上一篇:
古代官员回避制度
下一篇:
世说新语
上一篇:
古代官员回避制度
下一篇:
世说新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