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罗非鱼跌至 3.5元/斤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04日版次:10
  全球经济下行,我国罗非鱼产业注定受伤。日前,第十八届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上,百余位罗非鱼产业人士集聚一堂,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罗非鱼发展之路”。2022年,我国首次出现水产品贸易逆差6.7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30.31亿美元,进口额237.06亿美元。从世界经济宏观层面来看,欧美国家通胀持续高位,欧元、日元持续贬值,导致消费者普遍减少购买优质水产品。2022年全球生产成本上涨,我国出口罗非鱼原料收购价格也在上涨,出口量明显下降。
  根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数据显示,全球罗非鱼养殖产量保持620万吨左右,我国总产量160万吨左右,出口量从2021年的49.3万吨下降至2022年的43.4万吨,下降约12%。2022年6-9月份,出口美国数据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其他月份徘徊中低区位。除此之外,墨西哥、以色列或其他国家出口市场均呈现下降趋势。
  截至目前,出口形势仍不理想,订单大幅度减少导致出塘价不断下降,原料鱼价格低至3.5元/斤。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执行秘书长王雪光认为,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物流的恢复,美国库存积压情况越来越凸显,导致新订单减少,我国罗非鱼出口出现量额双减。2023年,加工厂压力不断传导到养殖端,原料收购价格下降,养殖户信心受挫。根据调研,今年罗非鱼投苗量下降,下半年产量可能出现明显下降,随着国际市场的恢复,原料鱼供应或呈紧张,价格看涨。
  美国渔业协会项目总监Richard Barry说,除了美国库存量总体高企,采购商缺乏强烈的意愿继续采购。通货膨胀削弱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我国出口的罗非鱼还面临巴沙鱼、牛肉、鸡胸肉等廉价肉类市场竞争。
□邓汉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