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肖少波:

怀孕母猪感染腹泻病毒后流产比例可达30%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08日版次:10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肖少波分享猪病毒性腹泻及其防控措施。

  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之娴
实习生 杨威

  非洲猪瘟、仔猪病毒性腹泻、蓝耳病是困扰我国乃至全球养猪业的三大重要疾病。
  近日,在第32届广东省畜牧兽医科技大会兽用生物制品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肖少波分享了猪病毒性腹泻及其防控措施。
  肖少波在报告中指出,PEDV、PoRV、PDCoV是当前引起仔猪腹泻疾病的三种主要病毒。
  其中,PEDV流行情况日趋复杂,从2022年3月到2023年2月这一年时间里,GenBank收录的全球PEDV毒株就新增了124株。我国目前流行毒株以G2群(G2a+G2b)变异毒株为主,并且呈现持续变异。
  肖少波介绍,从2022年的临床样品PEDV测序分析情况来看,G2型变异株仍是主流毒株,G2a、G2b共存是当前防控的难点,S-INDEL毒株比例上升值得关注。
  在2023年元旦前后,全国各地多个猪场出现怀孕母猪腹泻、流产的情况,通过病原学检测的初步结果显示存在PEDV S-INDEL毒株,而且发生腹泻的怀孕母猪出现流产的比例在有些猪群中高达30%。
  调查发现流产的情况在怀孕的前、中、后期都有发生,其中前中期的流产比例更高。行业内怀疑流产是否与PEDV S-INDEL毒株有关,但肖少波认为,通过病原学的一系列调查研究尚不能确定新出现的S-INDEL毒株就是引起母猪流产的主要因素,针对PEDV是否与母猪流产有关联还需进一步研究。
  除了PEDV,猪Delta冠状病毒(PDCoV)有上升趋势。肖少波在报告中指出,自2014年以来,PDCoV已经在全球数十个国家中流行起来,近几年更是有上升的趋势。
  肖少波表示,PDCoV虽然起源于麻雀,但根据国外相关报道,已经发现PDCoV可以感染包括牛、鸡、鼠等多种动物以及人的案例。
  目前PDCoV在全国抗原阳性率在10%-33%。除了可以引起腹泻以外,该病毒组织嗜性广泛,可以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提升蓝耳感染率,提高临床发病严重程度。
  目前我国PDCoV毒株相对稳定,但肖少波提示东南亚毒株可能已经传入我国。去年开始出现单纯感染PDCoV引起仔猪腹泻脱水死亡的案例,说明其毒力出现提升。
  肖少波指出,PEDV依然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PDCoV在腹泻病例中的感染率正在逐渐升高,但PDCoV毒株相对稳定,现阶段是遏制该病的最佳时期。
  此外,需要警惕猪轮状病毒也在卷土重来。2022年,我国东北地区猪轮状病毒流行性高达77.94%,先发轮状再发PEDV的情况非常多。
  临床研究表明,养猪业PEDV与轮状病毒的混合感染比例最高,而PEDV与PDCoV的共感染情况也在增加。混合感染使得疫情变得更加复杂,肖少波建议对病毒的流行、变异情况进行持续监测。
  肖少波还针对如何有效防控病毒性腹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做好全面生物安全,二是开展定期病原检测,三是选择有针对性的疫苗,四是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最后,肖少波指出,PoRV不同血清型交叉保护力有限,探索开发多血清型疫苗有助于整体防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