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晚稻移栽前须施足基肥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29日版次:08
  晚稻育秧是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步骤,其中有不少技术环节需重视。在加强秧田管理,培育健壮秧苗上,播种后要开好排灌沟,保持秧畦湿润。提倡灌跑马水,秧沟不留水层,切忌大水漫灌、盘面留水层,以防造成秧苗串根。晚稻播种后及时覆盖遮阳网。一叶一心期施用断奶肥,每亩秧地施尿素3~5公斤、氯化钾3~5公斤,送嫁肥移栽前3~5天施,亩施尿素5~7公斤,于傍晚叶尖吐水时浇施,每次施肥后应多浇几次水,以防烧苗。注意防治秧田病虫害,移栽前2~3天打送嫁药,防止病虫源带入本田扩散。
  在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上,要施足基肥:抛(插)秧前,亩施3个15的复合肥15~20公斤、加优质商品有机肥4~5包,也可采用省农科院配制的水稻专用控释肥40公斤,肥料要全层施用。要插足苗数:一般以中小苗插植为好,一般秧苗达3.5~4叶龄时,及时进行抛(插)秧,防止秧苗老化。同时要抛(插)足苗数,常规稻平均每亩大田抛1.8~2万穴,基本苗数5.5~6万苗为宜,杂交稻一般亩抛1.6~1.8万穴,基本苗数3万苗为宜。机插秧基本苗应适当增加。一般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抛(插)秧为宜。
  要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加强施肥管理。早施回青肥、分蘖肥:晚稻抛秧后2~3天,亩施尿素5公斤,促进早回青、早分蘖;抛秧后7~8天亩施尿素7.5公斤,达到促分蘖、多分蘖、早够苗。适当补施长粗肥:晚稻在抛(插)秧后15天左右,或杂交稻亩苗数达18万、优质稻达22万时,要适当补施长粗肥(平衡肥),亩施尿素3公斤混氯化钾7.5公斤,如用复合肥可亩施7.5~10公斤。此次肥要视天气、地力和禾苗长相而科学施用,如禾色太过浓绿,可单施磷、钾肥,亩用磷肥7.5公斤混钾肥5公斤,以稳禾架。
  在合理管水上,抛(插)秧后要浅水回青,薄水促分蘖,够苗时要及时进行排水晒田。通过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顺利转化,并为叶片转色后适时追施幼穗分化肥,促进大穗多粒,夺取高产创造有利条件。幼穗分化初期时灌浅水施分化肥后保持湿润;抽穗扬花期灌回浅水,以后保持湿润直至收获,收获前5~7天灌1次跑马水。早稻生长后期切忌过早断水,防止高温逼熟而影响产量。
  要抓好病虫害防控。针对稻纵卷叶螟、钻蛀性螟虫,亩选用5%甲维盐悬浮剂20~25ml兑水,或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40~50毫升,或6%乙基多杀菌素乳油30~45毫升,或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兑水60公斤喷雾。
  针对纹枯病,可亩选用30%爱苗乳油15毫升,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毫升,或32.5%阿米妙收20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针对纹枯病,抓好早稻破口期前三天和齐穗期后三天防治,以历史病区、感病品种为防治对象田,亩用20%三环唑100克或40%稻瘟灵100毫升,或2%春雷霉素水剂160-200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针对稻瘟病,抓好早稻破口期前三天和齐穗期后三天防治,以历史病区、感病品种为防治对象田,亩用20%三环唑100克或40%稻瘟灵100毫升,或2%春雷霉素水剂160-200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    □惠州微农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