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医药领域掀起反腐风暴

医院和企业的负责人都被带走了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8月08日版次:05

  先进的医疗科技应更好地造福人类,而不应成为贪腐的工具。图为第五届进博会展示的的手术机器人。 新华社图片

  8月3日上午,医药代表刘理打开手机,扑面而来的留言是:某省医药群大多解散,或更名,前几天该省大三甲医院院长主动投案;几个外企相继解散学术会议项目沟通群;又有内企通知停止院内拜访;某外企通知不再开会,也不赞助医生开会,代表也可停止拜访;多省卫健委发布医疗纠风部署文件;某省大三甲召开纠风工作会议;某外企抗感染线产品整合,会有部分裁员;……
  反腐,在过去20年尤其过去5年,一直是医药领域的工作重点,每年都有文件和典型,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尤其不一样。
超过150名医院负责人被查
  7月21日,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十部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7月28日,中纪委牵头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随后几天,风暴刮向各省。8月2日,广东、浙江、海南、湖北多省陆续发布通知,要求集中整治全省医药领域腐败乱象。
  多位从业者认为,这次反腐的部门联动,是非常罕见、非常高级别的动作,不仅连续出台文件,还实实在在地把院长们、董事长们带走了,这些真实的执法案例让行业震动。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全国被查的医院院长、书记已超150人,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两倍。刚刚过去的7月,卫宁健康董事长周炜、赛伦生物董事长范志和被查。
有专家一年讲课费达几百笔
  李维是某知名外企的医药代表,约两周前,他的工作状态明显变了,不用跑医院,和医生们联系大都改用电话。有同行去了医院,医生告知,“近期形式严峻,暂时别来了”。一些药企给药代放起了假,只发基本工资。
  李维察觉到氛围变得紧张,他告诉记者,这些天,许多医院严禁医药代表进入诊疗区域找医生,80%以上由厂家举办的大会、小会暂停举办,只有少量高规格学术会议还在如期进行。
  各省多家医院召开内部会,要求医生们清退讲课费,同时对擅自进入医院诊疗区域开展推销、统方等违规行为的医药代表作出不同程度的处罚。两周前,广西一家医院开始要求医务人员主动退讲课费,倒查5年。随后,多省跟进这一做法。
  讲课费可以理解为药企给医生的产品推广费。在企业举办的各类交流会中,医生结合临床经验介绍新药,这可帮助同行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新药,属于劳动报酬,但极易因为影响医生处方变得灰色,成为变相贿赂,有时医生无需实际上的劳务行为就可以拿钱。
  某三甲医院医生刘琪透露,有的专家节假日几乎都在各地开会,一年讲课费多达几百笔,每笔1000-3000元,全年总额甚至远超工资。不过,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各医院的少数人身上。
  一三甲医院心内科医生直言,集采前,涉及到介入类高值耗材时,90%以上的医生都会收回扣,有关部门只能抓大放小,或要求医生主动退回。另一位三甲医院医生介绍,分科室来看,肿瘤科药品回扣,骨科、心内科耗材回扣较为严重。
强调对行贿方的监督和查处
  长期以来,医药反腐的一大特点是,以惩罚受贿方为主,行贿方只要坦白、配合,就可免予起诉,一定程度上,这给了老板们更多底气。特别强调对行贿方的监督和查处,这让本轮反腐与以往不同。
  7月29日,在一个学术年会上,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郑雪倩分析了近期的反腐动作。她认为,今年中央多部委的联合行动是有的放矢的,并不是临时性在医药行业搞一个风暴,打击一大片,“强调了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关键少数人”。
  郑雪倩同时介绍了一项受国家卫健委委托开展的课题,该课题在梳理过去十年涉及医疗领域的2900多例刑事判决书后发现,涉及行贿受贿的判例,器械、药品和耗材分别占比约40%、30%、20%,45%的行贿受贿行为发生在决策环节,49%的行贿受贿行动者在行政管理部门,正职领导占比达到30%。
  郑雪倩解释,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的联合部门从去年的9部门,增加至今年的14部门,中纪委和监察部门也要协同参与反腐工作。另外,关注的重点范围从医疗机构,升级至行业上下游。
  医药合规律师、北京至瑾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岑岩感受到了这次反腐风暴的烈度。以前很少有人主动打电话咨询,这一个月来,所里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企业打来的电话。
  李岑岩分析,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对食品、药品、医疗、医保领域的影响是:将行贿罪的处罚与受贿罪的处罚基本保持了一致,从原来的五年起刑,到现在的三年起刑,当行贿受贿处罚一致,在同一案件中,应该会一并处罚;将医药领域存在较多的行为列为从重处罚的情形,如多次行贿、向多人行贿,在食品药品、养老社保、教育医疗等领域行贿。
  过去一个月,医药领域有两个董事长带走,这着实罕见。李岑岩对司法案例做过大数据分析,多是医院院长和医生、卫健委和医保局的国家工作人员等受贿端案例,很少见到药企行贿端判决案例。她判断,会有更多董事长被带走。
  卫生政策和医疗管理咨询师王宏志说,国家医保局执行信用评价时曾查处一个院长,带出5个行贿的药厂。若按这个比例,现在抓上百个院长,肯定会牵涉大量药企,如果按单位行贿罪定罪处罚,会有不少企业负责人涉案。
  李岑岩说,近两个月她接触的几个企业传递来一个信号:各级纪委监委已分期入驻大型医药国企和央企。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