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多国禁止出口 国际米价飙升

业内:我国大米进口格局或改写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8月08日版次:09

  2022年11月2日,黑龙江省五常市的农户将水稻脱粒。 谢剑飞 摄

  近期,印度、阿联酋、俄罗斯三国接连发布禁止大米出口的指令,加之7月份全球大米价格跃升至最近11年来最高水平,这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在国际粮价难以明显下跌的情况下,业内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国大米整体进口量仍然偏低。然而,受已经形成的消费习惯影响,我国精米进口规模仍将保持相对稳定。不过,也需要关注一点,如果国际大米进口价格持续大幅高于国产大米,那么粮源调整势在必行,这也将改写我国的大米进口格局。
大米出口禁令影响有多大?
  近期三国禁止出口大米,始于7月20日。彼时,印度宣布,为保障国内市场供应,禁止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即日生效。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米是全球约一半人口的主食,而印度又是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国,大米出口量占全球大米出口总量的40%以上。印度一纸禁令引发多国恐慌性采购大米,助推大米价格上涨。
  紧随其后,当地时间7月28日,阿联酋决定暂停大米出口4个月,包括7月20日之后从印度进口至阿联酋的大米,并适用于所有大米品种,包括糙米、全精米或半精米。
  当地时间7月29日,俄罗斯也宣布继续临时禁止本国大米及碎米出口,期限至今年12月31日。俄罗斯本次大米禁止出口,始于2022年7月1日,原本有效期至同年12月31日,后延长至今年6月30日。如今,出口禁令有效期又延至本年底。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先称,这三国禁止大米出口的措施,都旨在确保国内大米供应、稳定国内大米价格。不过,影响各有不同。印度影响最大,阿联酋、俄罗斯则远不如前者。
  具体来说,受暴雨和干旱影响,印度国内大米价格大幅波动,印度有稳定国内大米市场的需要。当然,印度在大米出口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也的确较大程度地影响着国际大米供应及大米价格。
  至于阿联酋、俄罗斯,前者本身就是粮食进口国,对外依赖度高。其禁止大米出口,旨在应对极端天气对粮食供应的可能影响,对国际市场影响并不大;后者由于并非全球主要大米出口国,实际影响也较小。不过,考虑到此时黑海地区粮食出口不确定性正在增加,禁止大米出口的地缘政治意义更加凸显。
禁止粮食出口是把“双刃剑”
  在张智先看来,国际大米价格上涨的背后,主要可以归结为三方面原因:受极端气候的影响,全球大部分水稻产地因连续高温干旱而减产;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影响粮食贸易通道畅通;产地较为集中,受风险影响波动幅度大。
  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粮食经济研究员郑文慧也表示,从需求来看,亚洲部分国家的进口需求仍然旺盛;从供给来看,泰国、巴基斯坦等亚洲主产国受干旱影响减产预期较强,供应收紧,加上印度在去年禁止碎米出口之后,近期再度表示要禁止非巴斯马蒂大米出口。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主要粮食出口国来说,禁止粮食出口是一把“双刃剑”。
  张智先称,此举固然在平抑本国市场价格方面有一定功效,但会推高国际市场价格,抬高出口利润。不过,也可能会影响出口国的信誉,丧失全球粮食市场份额。对于负责任的出口大国来说,一般较少采用。
  对比来看,在近期三国接连发布大米出口禁令之际,作为全球第二、三的大米出口国家,泰国、越南目前并未跟进。
我国大米进口量锐减49.6%
  从整体来看,我国稻米库存充足,供应充裕,进口主要是品种调节。因此,尽管国际大米价格走高,但国内大米价格走势相对独立,整体表现为震荡偏强的运行态势。虽然上涨,但整体涨势较为温和。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口大米的价格优势不再。随着上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弱,截至6月28日,进口米到港完税价已经明显高于国产同等级大米,导致进口需求减弱。广东早籼米批发价3710元/吨;5%破碎率大米的到港完税理论价格,泰国、越南、巴基斯坦分别为4307元/吨、4188元/吨、4037元/吨,比国内高597元/吨、478元/吨、327元/吨。
  今年上半年,我国大米进口的突出特点是,进口量同比大降、进口单价上涨。据海关数据显示,1-6月,我国累计进口181万吨,同比减少49.6%;平均单价3603元/吨,同比上涨33%。
  从月度进口价格来看,除5月份环比小幅回落外,每月均呈逐级抬升之势。从1-2月份的3393元/吨升至6月份的3925元/吨,年内上升535元/吨,升幅15.77%。
  郑文慧称,尽管上半年进口大米价格已经高于国内大米,进口理论利润为负,但精米的进口量并无大幅下滑,主要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越南、泰国、巴基斯坦等部分品种已经成为国内广东地区常用的粮源。
  据企业反映,这些大米在口感、粒型等品质上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已和国产大米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配方和比例,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即使进口成本高,也会继续使用,但用量会有所减少。业内预计,如果国际大米进口价格持续大幅高于国产大米,那么粮源调整势在必行,这也将改写我国的大米进口格局。  
□上观新闻、第一财经、光明网
林健民 整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