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0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杨和镇完成220亩“塘改”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版次:
10
“清淤固基、进排水、尾水处理系统……我们200多亩的鱼塘,半年时间就改造完成了。”8月6日,在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下围村,看着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养殖池塘,农户谭元农喜笑颜开。
养殖池塘改造提升项目是杨和镇今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今年以来,杨和镇通过对池塘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促进水产养殖产业提质增效、稳产减排。以杨和镇下围村的200多亩连片池塘为例,其通过三池两坝的改造提升,即沉淀池、曝气池、生物净化池和两个过滤坝,运用生物净化处理的新技术,让养殖池塘的水体循环利用,如今已养殖了数十斤高值鱼苗。
“我们会先用十几亩的鱼塘操作净化,之后再安装用氧以及pH值和氨氮的检测仪器。”谭元农介绍,该片区池塘实施了标准生产型改造提升后,对沉积于池塘底部的鹅粪、淤泥已进行实行全面清理,进一步扩大养殖容量。原本的鹅场也重新规划改造,9个大塘已划分为29个方正规整的小塘,同时还实施进排水分离改造,设计了两处三池两坝处理设施,目前的尾水经净化处理后可以达到循环利用,实现污水“零直排”。
杨和镇农业农村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池塘改造后,一方面可提高养殖收益,改造后的鱼塘增加了水体容量,深度适宜养殖高值鱼,能够提升养殖户收入;另一方面也解决取水难的问题,尾水处理设施能有效改善水质,实现循环再用,同时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尾水处理之后降低了氮磷物质的含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目前,杨和镇鱼塘已完成改造面积4088亩,预计到2026年将完成1.3万亩鱼塘改造,实现养殖池塘改造提升全域覆盖,切实改进养殖环境,推动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
□陆苗仪 冯慧雯
上一篇:
江门首个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开工
下一篇:
罗氏沼虾50元/斤 稻虾共作迎丰收
上一篇:
江门首个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开工
下一篇:
罗氏沼虾50元/斤 稻虾共作迎丰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