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3版: 家庭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浪漫的陪练时光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版次:
13
我15岁初中毕业,报考了当时非常难考的中等师范学校。成绩揭晓,我的分数高出录取分数线三分。但接下来还要准备音体美考试,体育和美术还好,音乐我有些招架不住了。那时很少上音乐课,我唱一首完整的歌很吃力。于是,父亲开始当我的陪练。
父亲当过代课教师,多才多艺。那年我家刚盖好新房子,还没有装修入住,我们父子俩便在空房子里备战音乐考试。那时有一首考试曲目是《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我和父亲面对面站在空房子里,他开始给我做示范。只见他把腰板挺直,高抬着头颅,先试了试嗓音,然后把一只手臂挥出去,起了个范儿,开始唱起来:“我们欢乐的笑脸,比那春天的花朵还要鲜艳……”那年父亲40岁,脸上已经有了沧桑的痕迹,他的脸跟“春天的花朵”不搭边,但他唱起来竟然毫无违和感。父亲认真郑重唱歌的样子,让我觉得有些好笑。我不自觉笑了笑,不知道怎么的,却又有点想哭。
父亲的歌声在空荡的房子里有回音,声音很有磁性和穿透力。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也跟着唱起来。我唱着唱有时会跑调,父亲便用在我看来极其专业的语言指导我:“唱歌一定要稳,首先心要稳,然后是气息一定要稳住。吐字要清晰,唱每一句都要饱含感情。这首歌的感情是什么?少年是祖国的春天,多么值得骄傲和自豪……”后来我才知道,父亲为了我,提前去跟音乐老师“取经”了。
练了两天之后,父亲把“主战场”交给我。他让我站在前面的位置,一遍遍听我唱歌。他在旁边低着头侧耳倾听,我唱得不好的地方,他即刻叫停,给我示范指导。我们父子俩的歌声在空房子里此起彼伏,仿佛在互相呼应。不知你注意过没有,人在投入地唱歌时是会完全释放自己的。父亲和我通过歌唱,做着一种深层次的心灵交流,彼此之间好像达成了某种默契,那是属于父子间的美好的情感互动。其实,一般父亲与儿子之间的交流,是比较刻板的,因为两个男人之间很难通过语言表达情感。我现在想起来,那段陪练时光几乎可以用“浪漫”来形容。那段美好时光,经过岁月沉淀之后,愈发诗意和醇美。
在父亲用心的陪练下,我的歌唱得越来越好,连老师都说我会一鸣惊人。可是世事难预料,那次我的音乐考试虽然得了高分,但因为文化课分数不占优势,最后被刷下来了。父亲知道结果后,拍拍我的肩膀说:“没关系,尽力了就没有遗憾。”好像他在乎的不是陪练的结果,而是跟我一起度过了一段温情时光。
后来我上了高中,高二那年,我生了一场病,休学半年。病好后,我的身体一直比较弱。父亲再一次当起我的陪练,他每天早晨陪着我跑步锻炼身体。那个年代,在农村很少有人跑步锻炼身体。在别人眼中,这样的行为纯粹是“闲得慌”。可父亲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他陪着我在乡村的路上跑呀跑,我们父子俩跑成了一道风景。每天清晨,微风荡漾,空气清新,有父亲陪跑的日子无比浪漫诗意。
多年后,父亲跟着我住在城里。吃过早饭,他要去散步。我放下碗筷,高声说:“爸,等我一下,我陪您去!”父亲苍老的脸上,绽开“春天花朵”般的笑容。 □王国梁
上一篇:
下一篇:
允许父母做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允许父母做自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