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林国升:躬身一线推广农机

作为梅州市梅县区农业机械站副站长,他17年业以精进淬专才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8月10日版次:08

  林国升在2023年梅县区农业机械推广演示现场会。

  南方农村报记者 戴甜甜
见习生 王惠

  日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华农业科教基金神内基金”公布了2023年度获奖人员名单。广东“轻骑兵”优秀代表、梅州市梅县区农业机械站副站长林国升,深耕农机推广一线17年,荣获“2023年度神内基金农机领域农技推广奖”。
  他常年深入梅州乡村推广新型农机技术,宣传到户,上门服务,带领团队为提高当地农机装备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不懈努力。
针对水稻和金柚
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梅州市梅县区,是广东省产粮大县之一,然而山多田小且分布较广,劳动力老龄化、水田丢荒弃耕问题突出。林国升奔走于农田与农户之间,调查农民生产需求和农机需求,以期为农户排忧解难。林国升说,十年前,他就协调引进第一台重庆鑫源收割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山坑田、“苙麻田”、“蓑衣田”的水稻收割问题。
  除了水稻,梅县金柚种植面积较广,是全国沙田柚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到处都是丘陵,曾经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林国升说,推广适合丘陵山地果园生产的农业机械,成为当时的主要工作。
  近几年,经林国升推广的果园生产机械已达2万多套,有种植所需的挖穴机,养护所需的滴喷灌,造雾系统除草机,碎枝机,还有果实采后的运输机,柚果清洗包装运输一体机,分选机……林国升对金柚生产各个环节所需的机械化技术烂熟于心。
  自2006年入行以来,17年他一步一个脚印,持续学习不断实践,推广农机兢兢业业。据了解,截至2022年,梅县区共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2015台(套),农机总动力18.41万千瓦,年均完成机耕面积31.56万亩,机播面秧9.04万亩,机收面积31.34万亩,水稻农机化综合水平78.37%。对于“78.37%”这个数字,林国升感到欣慰。
深入钻研勇创新
提高农技服务水平

  要想有效解决难题,了解农机需求,就得深入生产一线。2015年至今,林国升连续受聘担任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技术顾问,深度参与农机研发和实验过程。
  聘用期间,他不仅帮助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完成《山地果园自走式电动单轨运输机》(Q/ZSNZZDD 1-2017)企业标准,还协助企业取得《一种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包装袋自动运输装置》(ZL202022924648.1)等发明实用型专利三件,还研发山地单、双轨运输机和冷冻干燥机等产品。
  创新无终点,钻研无止境。林国升主持完成《6QY-30型柚果清洗打蜡机及打蜡机及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和《南方果蔬重大病虫害快速监测系统应用及推广》建设项目,实施《农情信息获取技术示范及应用》建设项目、主持参与《农情信息获取技术示范及应用》《甜糯玉米新组合试验示范与推广》《四季龙眼反季节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与研究》建设项目,屡获业内奖项。
  林国升说,自参加工作以来,无论是在乡镇还是梅县农业机械站,主动学习的体会就是常学常新,因为机械行业的更新迭代十分迅速,而显著提高生产率也带来一些成就感。
要保障长远利益
提高农机安全水平

  “只有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才能发挥农业生产的最大效率。”林国升说。
  在日常工作中,林国升积极组织参与“特别防护期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农机安全生产月”“平安农机创建”等活动,努力确保梅县区农机安全生产零事故。
  同时,他很重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确保补贴发放到位。据了解,梅县区农机购置补贴共下拔资金3736万元,农民购置各类补贴农机具13182台,报废农机13台,受益农户达11490户。
  带动技术创新,维护农机产业链有效运转,在梅县区农业机械站的推动下,梅县区先后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30个,农机社会化服务队50个。近两年来,培育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3个,认定省级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4人。而作为农机推广工作者,去年林国升被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授予首届“最美农机推广员”荣誉称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