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打造养猪“联合体”带动农户致富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8月12日版次:10

  福喜乐打造生猪产业生态循环联合体平台,目前存栏母猪超3万头。

  南方农村报记者 吴昊晖
实习生 杨威

  花甲之年,他重新创业,全身心投入到养猪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工作当中,并先后荣获“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广西劳动模范”等荣誉。
  他就是广西靖西市福喜乐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喜乐”)创始人黄定寿。福喜乐公司目前存栏母猪超3万头,结合地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打造生猪产业生态循环联合体平台,带领一大批农户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从教师转行农牧人
  1986年,黄定寿从广西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广西农业厅下属的百色农校当老师,在讲台上兢兢业业工作了8年。1994年,在具有同样农业情怀的杨翔老板召唤下,黄定寿决定从百色回到贵港,追随杨翔老板一起投身创业。
  从最开始的贵港龙宝养殖公司总经理,到后来的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定寿为扬翔公司的发展壮大倾注了全部心血。扬翔公司坚持“存于社会、回报社会”的理念,以降低养殖户养殖成本为己任,带动农民走上产业化养殖致富的道路。
  为了让公司更好地服务农民,黄定寿经常到农村调研、开拓市场。1998年开始,扬翔公司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共同开展“扬翔献爱心百万助学扶贫大行动”等活动,覆盖广西21个省级贫困县、2667个贫困村,使58674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533元,帮扶1万多名因贫困失学的青少年。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方式开创扬翔“一十百千万”精准扶贫养殖小区模式,已带动2.3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扬翔不仅为养殖户提供饲料等物质支持,还为农户提供科技帮扶,公司从四川畜牧兽医学院请来了养猪专家余广海教授为养殖户讲课,传授养殖经验。与此同时,扬翔公司还免费给农户提供猪精,不断改善农户的养猪品质,在一次次的改进、配对后,培育出的新品系“龙宝猪”,在当时很受农户欢迎。
创业重心转到贫困山区
  多年来,黄定寿多次带领公司扶贫团队到广西的贫困山区百色、崇左等地调研,发现山区地区产业薄弱,脱贫工作非常艰巨。
  为了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黄定寿于2017年辞去扬翔公司董事长,多方筹集资金,到百色创建“福喜乐养殖公司”,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
  创业绝非易事。2018-2019年非洲猪瘟暴发,严重影响国内养猪业发展,刚成立不久的福喜乐同样面临同样挑战。
  当养猪不赚钱的时候,黄定寿依然坚持承诺,及时给贫困户分红,金融部门的贷款按时归还,如此一来福喜乐就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幸运的是黄定寿凭借之前个人和企业攒下的良好口碑得到了政府和同行企业的鼎力支持,最终得以渡过难关。
  在这几年的发展中,福喜乐也逐渐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仔猪成本低、健康好养,短短几年就形成了很好的口碑。
  优势的形成,源于福喜乐养殖基地地处山区的防疫天然屏障,生态环保;源于福喜乐养猪团队专注、专业。
  据了解,目前福喜乐拥有6个母猪场,存栏母猪3万多头;10个肉猪场,存栏肉猪超过12万头。
创新探索联合体模式
  古有东坡肉,今有那坡肉。黄定寿为自己的养猪事业立下了目标:打造地理标志品牌。
  延长产业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福喜乐探索出了一条“联合体”的发展道路,即“政府主导+家庭农场主体+金融支持+龙头引领+合作社平台+特色品牌”六位一体发展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养殖户养的猪,所有盈利全部属于自己。
  在那坡县,目前已有多个养猪合作社和福喜乐公司展开合作,打造那坡猪肉的地理标志猪肉品牌。喊出了“古有东坡肉,今有那坡肉”的口号,那坡还有独特的气候优势,一年四季都能够做熏腊肉,为肉类加工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
  福喜乐为合作社的农户提供猪苗、饲料,采用以联农带农的三段式养殖模式,保育之前的阶段由福喜乐养,保育到80斤之前由合作社养,农户只负责养80斤之后的中大猪。三段式养猪能够一方面保证保育之前难度较大的阶段由公司专业饲养,保证成活率,另一方面大猪阶段交给农户,还可以投入粗饲料等,有效地降低农户养猪成本,“这样养出来的猪肉不仅好吃,成本也低”,黄定寿对此信心满满。
  在防疫措施上,福喜乐对养殖户进行猪栏的防疫模式改造。通过合作社平台,要求整村都不能在外面买猪苗,不去外面卖猪肉,加强管理,把整个村的猪都封闭起来,这样做能够有效的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
  黄定寿相信,中小企业可以在市场发展上采用“不求第一,但求唯一”的策略,市场竞争中不盲目的追求大而全,而是找准合适自己的位置,在独特的环境中找到合适的生存空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