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60余种腊味制品,数百款腊味菜式

从腊味到预制百味 中山黄圃的30亿生意经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8月24日版次:06

  目前,黄圃腊味及预制菜产值超30亿元。

  自热腊味煲仔饭。

  目前,黄圃全镇生产加工的腊味制品达60余种,衍生出的腊味菜式有数百款之多。

  盛夏时节,腊味生产销售淡季,中山市黄圃镇银华腊味公司厂房里却是一片繁忙,数十位“全副武装”的工人在流水线上各自忙碌,一个个白皙的包点从机器上接连送出……“近期,公司腊味生产开工率在五成左右,预制包点是满负荷生产。”该公司负责人黄凤英说。
  近年来,预制菜成为行业“风口”。作为全国最大的广式腊味生产加工基地,黄圃镇腊味企业纷纷探索腊味预制菜生产。2022年,黄圃镇腊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建设。截至目前,产业园内有10多家企业涉足新型预制菜生产,黄圃腊味及预制菜产值超30亿元。

□南方农村报记者 高永彬
张晓锋 实习生 黄思莹
  腊味本是预制菜中的一员。作为广式腊味发源地,黄圃镇生产腊味已有百年,除生产腊肉、腊肠、腊鱼等外,还开发出凤凰盏、荷香封肉、鸭扎包、关刀肉等多种腊味产品。全镇生产加工的腊味制品多达60余种,衍生出的腊味菜式更有数百款之多。易烹饪、搭配多、味道好,是黄圃腊味的一贯标签。
  随着预制菜行业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对预制菜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为迎合更多消费需求,黄圃腊味企业在传统腊味的基础上,延伸开发出形式多样的腊味预制菜。
  主打便捷,开发即食腊味产品。百年老字号荣业腊味,在少东家王显韬接掌后,研发创新出诸多产品。在王显韬看来,都市年轻人群是预制菜消费的主力军,追求的是省时省力且高品质的饮食生活。为此,荣业腊味早在2019年就推出首款自热腊味煲仔饭。只需倒入料包,15分钟后,一道经典的腊味煲仔饭就呈现在眼前。尽管该款产品刚推出时销量不温不火,但随着疫情期间“宅”经济催发,产品一度供不应求。
  都市人群工作繁忙,经常顾不上自己做饭,但只要在家还是希望吃上“有锅气”的热菜。荣业腊味看准这一商机,与杭州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开发出烹饪机器人,推出近200种配套预制菜食材包。放入食材,启动机器,就能轻松炒出各款腊味菜肴,每一道都色香味俱全。此外,荣业还将腊味做成零食,推出休闲即食腊肠,让消费者随时随地、想吃就吃。
  预制包点,腊味登上早茶餐桌。多年前,银华腊味公司就研发生产预制点心,并尝试将腊味与包点相结合,推出腊味糯米鸡、腊味花卷等30多款预制包点。如今,银华腊味预制包点已出口到港澳及美国等多地。
  口味创新,迎合更多人群喜好。在业冠腊味门市部,一款蓝色包装的腊味在一片红黄风格中格外醒目。该公司总经理苏继文介绍,新推出的海味腊肠,在传统广式腊肠基础上加入瑶柱等海味原料,由于口味新颖深受街坊们喜爱。近年来,业冠公司重点开拓北方及国际市场,还推出黑椒腊肠、鸭肝腊肠等腊味新品。“这两款腊肠在东北和俄罗斯很受欢迎,我们还会持续开发新产品,让黄圃腊味为更多人喜爱。”
  延伸加工,简化餐饮烹饪工序。信诚腊味是黄圃腊味的产量大户,一直专注生产经典广式腊味,近年也探索预制菜生产。公司董事长何发坤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引进了腊味切片机,可将腊味切片后单独封装出售。“许多餐饮酒楼有需求,可以省去切的步骤,开包就能下锅。”
 大 胆 尝 试  跳出腊味“舒适圈”
  有人说,黄圃镇发展预制菜是理所应当、顺理成章的事情。究其原因,还是黄圃镇有着深厚的“家底”和肉眼可见的“天赋”。
  “家底”即黄圃镇雄厚的食品加工业基础。早在2004年,黄圃镇就获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的全国首个“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称号。如今,黄圃镇坐拥上百家腊肠加工生产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规模化企业就有36家,还有近百家的配套企业,以及健全的食品冷链运输网络。可以说,黄圃镇几乎涵盖了整个食品加工产业链条。
  “天赋”是腊味厂房构造在开发预制菜方面具有“天然”的便利性。现代化的腊味生产普遍已实现机械化生产,通过机器对食材进行切割、绞碎、搅拌、腌制、烘干、分拣、抽真空、包装、冷冻等作业,并在厂房中划分出对应的功能区,与专业的预制菜生产厂房类似。因此,腊味企业在布局预制菜产品线时,往往只需适当调整改装,就能满足生产需求。目前,黄圃镇已有不少腊味企业结合自身设备优势,跳出腊味生产,开发预制菜新品。
  今荣腊味是黄圃腊味的老字号,其公司负责人王秋扬是业内有名的老师傅。尽管年事已高,但在产品创新上,王秋扬却敢想敢干。在他带领下,今荣腊味在肉制品加工打开另一赛道,先后开发出奶酪猪肉肠、西西里生煎肠等50多种西式烤肠。2020年,今荣公司营业额上涨了25%;2021年营业额上涨了35%。“目前,公司正进行厂房扩建。新厂房建成后,将加大对西式烤肠的生产投入。”王秋扬说。
  咸蛋黄是黄圃腊味中的一大预制单品,主要供应餐饮及食品加工。早在十几年前,泰和腊味公司就开始生产咸蛋黄制品,并在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尝到预制产品市场甜头后,公司负责人王献章开始琢磨新的预制产品线。2022年,泰和腊味尝试推出云吞皮、饺子皮、竹升面等面制品。王献章表示,尽管目前面制品产量不大,但市场反馈很好,计划加大生产力度。
  “80%以上的腊味生产设备能和腐皮卷的生产共用。”苏继文说,腐皮卷是火锅类餐饮常见的食材之一,市场需求量大,且没有明显的销售淡旺季。目前,业冠腊味公司正大力研发生产腐皮卷产品。
 政 策 引 导  黄圃预制菜前景广阔
  2022年3月,广东省政府出台“预制菜十条”以来,全省各地纷纷响应,掀起了一轮“预制菜发展竞赛”。中山市委市政府于当年7月出台《中山市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力争3年内,全市预制菜产业链规模产值翻倍,建成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区1个,培育预制菜营收超过亿元企业6家以上。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黄圃镇以建设腊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围绕“装备升级、产品升级、质量升级、品牌升级、产业链升级”五大方面精准发力,大力支持腊味企业改造升级现有厂房和设备,加快研发和推出腊味等预制菜新品。目前,产业园已投入近8000万元,超70%腊味类农业龙头企业完成厂房升级及装备升级。
  产业要发展,市场挺在前。今年3月,黄圃镇抓住首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举办契机,组织十余家腊味预制菜龙头企业现场设展推介,举办黄圃腊味创意预制菜烹饪大赛,以赛为名,向全国消费者及采购商一展黄圃腊味预制菜风采。活动现场汇聚大量人气,多家企业对接到新客户。
  为提升黄圃腊味预制菜的网络知名度,今年5月,黄圃镇发起黄圃腊味创意预制菜网络评选,引导消费者为心仪产品打call投票。21万人次投票,评出了黄圃腊味“十佳网络人气创意预制菜品”。一道道鲜亮美味的黄圃腊味预制菜成为网友们争先打卡的饕餮美食。
  融入产业集群,联动全市资源。8月1日,中山市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荣业、得福、泰和、福人品、祥恒、泰景等多家黄圃腊味企业名列成员名单。当日,中山市首家特色预制菜体验店同步开业,黄圃腊味与石岐乳鸽、小榄脆肉鲩等众多当地特色预制菜集体亮相,吸引不少街坊拍照打卡。
  黄圃腊味预制菜成为中山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黄圃镇副镇长陈军表示,预制菜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对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意义。黄圃镇将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创建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打造黄圃预制菜区域公用品牌,引导黄圃镇企业以腊味为核心,开发更多预制菜产品,让黄圃腊味产品香飘四季,让广大消费者爱上黄圃味。
分享: